濟世可以全心全意去享樂倒是順理成章的。
所以羅香梅也沒有再勸。而是試探著問“皇上,您可徵求過諸王們的意見?而且如今大戰正酣。五華諸夏尚未完全成型……您是不是先把五華諸夏間的上下尊卑都敲定下來,然後再行內禪呢?”
對於五華諸夏的安排,羅香梅一直是有微詞的。在她看來,五華諸夏就是分封諸王,昔日八王之亂,七國之戰,還有大明的燕王靖難,還不都是由分封諸王而來?而且朱濟世現在又提出一個“大中華帝國”的概念,這等於將大明和東華、北華、南華和西華並列啊!
“五華諸夏的位子怎麼排,規矩怎麼定,朕先不說話,讓國雄去和兄弟們談。”朱濟世笑了笑,接過楠本高子遞過來的酒杯,品了一口葡萄酒,笑道,“朕相信國雄和諸王能夠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他可是學法律的,最會搞這種條條款款的東西。”
‘別的兄弟都好說,就怕東華王胡安那裡不好說話……’羅香梅心裡想著,也接過了楠本高子遞來的酒杯。試毒已經結束,高子安然無恙,朱濟世和羅香梅的晚飯可以開始了——只是菜都涼了,只有一鍋雞湯在酒精爐子上煨著,還冒著熱氣,翻滾著水花,飄著香氣。
“讓孩子們自己去談,他們談出來的條件,比朕強壓下去的要好。其實大的原則朕已經定好了……成立大中華帝國議會,制定大中華帝國憲法,成立大中華帝國委員會,大明皇帝兼任大中華皇帝。”朱濟世拿起勺子,舀起一勺雞湯喝了下去。“朕搞五華諸夏主要還是想擴張我華夏民族的生存空間……就是地盤的意思。地盤多了,日子才會好過。老百姓日子好過了,大明江山才能千秋永固。”
‘但願別鬧出什麼東王靖難!’羅香梅心裡想著。
朱濟世看著羅香梅,自然知道她的心思,笑道“成祖之封可不在美洲,要是把成祖先帝封在了美洲,他老人家說什麼都不會打來應天的。昔日太祖皇帝之誤不在分封諸王,而是在於將諸王封在了中原。我華夏民族的地盤沒有因為諸王之封而擴大,反而讓諸王對皇位有了覬覦之心,也讓建文帝對叔王們猜忌不已。如今東華、北華遠在美洲,南華將會去澳洲,西華也遠在中亞。誰能窺視中土?至於諸夏之國,都是一些蕞爾小國罷了,不值一提。”
五華諸夏其實是一個互相牽制的體系,大明雖然強大,但是在朱濟世之後,也沒有吞併四華的實力。而四華中的東華即使和北華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打敗大明、南華、西華以及諸夏的聯合——相信一個妄圖以武力奪取大明皇位的東華國王是不可能受到其餘華夏國家的支援的。
“當然,朕也不是沒有想過讓華夏諸國統一,搞一個大一統的大中華。”朱濟世繼續道,“但是五華諸夏的國土太大,天南海北的差距遙遠,各地風物迥異,搞一個諸國聯邦還行,要大一統於一個朝廷,實在是治理不過來的。
我中華歷朝歷代之盛世,都不是沒有對外擴張過,但是擴張容易治理難。最後不都是功虧一簣?其實如今大明的本土已經遠超漢唐極盛之世,都不亞於蒙元(指忽必烈的蒙元,不包括其餘的汗國)。能夠管好已經不容易了。如現在的西方列強不也是如此?法國人眼下也在搞分封,所謂羅馬帝國和大中華帝國其實是一樣的,也是由一堆王國拼湊成的。而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搞的殖民地體系,則是一切以本土為優先,使殖民地服務於本土。短時間還能實行,時間一長殖民地就難免離心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世界帝國的崩潰就是前車之鑑!與其如此,還不如將殖民地早早分封給諸王呢。朕這個五華諸夏就是吸取各方面的教訓而來。”
朱濟世侃侃而談著,他知道自己今天說的一切,等到朱國雄抵達南京後,都會原原本本從羅香梅那裡聽到——這些話,實際上就是借羅香梅的口,說給朱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