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具裝的馬甲。
方陣的目的不是站著不動捱打,畢竟兩軍商量約定會戰時間地點的機會少之又少,更多遭遇戰是無法以戰線展開的形態開始,在遭遇戰中儘可能避免戰線展開時遭遇損失的方式,就是方陣。
只不過戰場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不公平的,很多軍隊根本無法堅持到展開戰線的那一步,在結成方陣之前就被擊潰了。
這東西類似格鬥中的抱架,抱架和陣型目的一樣,都在不知道對手使用什麼樣的攻擊手段之前,儘可能以一種攻防兼備的形態避免自己被一拳幹翻或一擊即潰。
先接招,再出招。
如潮湧來的蒙古騎兵一陣又一陣逼近、馳射、兜轉,曹文詔的軍陣三面略有騷動,但陣形沒亂。
對軍中大量來自寧夏與甘肅計程車兵來說,蒙古馬隊的馳射並不新鮮,他們身上的布面鐵甲與缽胃能防禦多數飛來箭失。
至於騷動,不是因為軍中新兵,恰恰是軍中老兵對這幫隸屬於元帥府的蒙古兵感到新奇……居然用得起鋼鐵鍛打箭頭!
他們正奮力催促軍陣裡的蒙古士兵,讓他們也別藏著掖著,趕緊升級到鐵器時代。
實際上曹文詔的蒙古兵不少人還在使用石箭頭或鑄鐵箭頭射擊呢。
對夷丁騎兵來說,涼州衛發下來的鍛打箭頭留著打獵不香嗎?幹嘛要拿來射人吶,射人一箭沒射死,他把你的箭都帶走了;打獵就不一樣了,沒有鎧甲,獵物是一準兒死。
明軍在三面張弓搭箭,三眼銃與長矛、刀盾手組成的陣線牢不可破,眼看遊騎牧兵的襲擾不能奏效,一列列下馬的遊牧步兵驅趕駑馬遮蔽鉛子,行陣壓上,準備短兵相接。
曹文詔也準備短兵相接了。
只不過他的出動方向不是正面,而是三面合圍之後的第四面,正北方向沒有參與戰鬥的那一面。
那本是蒙古騎兵留給他們潰逃的方向,也就是圍三闕一里的一,但當曹文詔的令旗招展,北面橫隊從中間破開,披掛的馬隊出陣,軍陣成了由的形狀。
然後魚貫而出馬隊兵分兩路,帶著步隊向東西兩側展開,以騎兵形成巨大寬度。
這可就要了命了,誰也受不了側翼背襲,更何況這是一群人披鐵甲缽胃、馬掛半甲的半具裝騎兵,震懾力拉滿。
謝二虎眼前出現了令人瘋狂的一幕,當三面合圍的蒙古騎兵試探性衝擊失敗幾次之後,進行短兵相接的下馬牧兵嘗試衝陣,後方摩拳擦掌的披甲騎兵也提著鉤鐮槍準備強衝。
隨著幾輪衝擊,明軍方陣裡計程車兵體力正快速下降,缺少換防士兵的陣線多處出現鬆動。
對謝二虎來說,破陣就在眼前了。
偏偏這個時候,一支支明軍騎兵小隊在戰場北方排出鬆散的大橫隊,向東西兩翼短兵相接的蒙古步兵側翼衝去。
任何人都很清楚,下馬牧兵結出的橫隊側翼別說頂住這些騎兵的衝擊,只怕還沒交手,隔著一二百步就會潰散。
因此後方提鉤鐮槍的蒙古騎兵立即出擊,試圖截擊出現在側翼的明軍的騎兵。
但是在以小隊形式突擊的明軍馬隊面前,大多數蒙古騎兵在衝撞機會出現時,都會主動選擇調轉馬頭退避,即使有時並不適合退避,已經被迫進入對沖階段,依然會在最後關頭以被追擊為代價調轉馬頭撤退。
而明軍騎兵卻總能一往無前。
謝二虎的世界觀在頃刻間崩塌,這他媽不科學!
實際上蒙古馬隊的表現才是精銳騎兵的正常表現,在短暫交兵的十幾支馬隊裡,有四支馬隊敢迎著敵軍正面衝撞,這就已經是非常高的比例了。
河湟大戰中楊耀率領的元帥府騎兵跟明軍騎兵對沖,真正對撞的比例都沒這次戰鬥這麼高,那可是書院將領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