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和讀書也是不存在的,田地就應該坑坑窪窪亂七八糟,播種更是要人工點播,機械是不存在的。
其實西番貴族們並不是不知道這種生產方式和生產器械,但大一統王朝把銅當錢花了,西南又沒辦法鑄鐵,莊園制度普通百姓也很難弄到打造的鐵製農具。
生產技術、生產環境不變的前提下,硬要去採用壟作代田的生產製度,農奴們用木製農具扒地的速度太慢,最終還不如多種點地來得實在。
從那時起,巴桑就知道,對他在康寧甚至烏斯藏的奴隸兄弟來說,貴族喜歡來自中原的綾羅綢緞對他們毫無價值,但中原百姓習以為常的一切都是他們可以逆天改命的寶藏。
當西番營忙於土工掘壕,巴桑卻在營中召集漢人火器軍官,指著地上的卵石細沙詢問這樣做的目的。
火器軍官大多都是隨劉承宗進康寧的老兵,沒有蘭州本地人能告訴他這樣做的意義,不過人們為巴桑指了條明路。
莊浪衛城裡那個把總井小六在這駐軍已經很久,其麾下還有莊浪衛的旗軍,應當知道田地蓋砂石的意義。
西番營的長了一臉大鬍子的漢兵百總隨即進城,在北城飽受轟擊的城門樓裡見到井小六。
城門樓的窗被炮彈轟出窟窿,下午的日光透過窟窿在室內打出光柱,照在遍地碎瓦上,無數灰塵在光柱中閃耀飛舞。
井小六就坐在那,俯身於一張嵌著炮彈的長案,藉著打進室內的光亮書寫長信。
“井將軍,在下西番營百總遼鬍子,受巴旅帥之名,向將軍詢問莊浪田地覆有砂石的緣故。”
原本對西番營百總前來的訊息,井小六都沒打算抬頭,不過聽見這人奇怪的遼東口音,還是抬頭看了一眼,語氣格外平淡:“巴旅帥想問的是砂田,你是遼東人?”
“是,俺是遼人,關外廣寧前屯衛中前千戶所夜不收,己巳之變受袁爺調令,跟遊擊曹將軍進了關內。”
遼鬍子有點自來熟,滿臉笑容絮絮叨叨:“最開始給帥爺當塘騎,進康寧跟著戴將軍打過幾仗,被撿進西番營,旅帥看見烽火就來救你們啦,一刻都不敢耽擱呀。”
遼鬍子說了不少好話,井小六臉上依然帶著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只是抬起手掌沒說話。
一時間讓遼鬍子站在城門樓裡很尷尬,也不知這抬起手掌,是知道了的意思,還是讓他別說了,只能在心裡頭暗罵這個老陝把總真奇怪。
井小六確實知道砂田。
這是西北從蘭州左近發源於明代中期的旱地種植方法。
這裡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土壤黏性大、風也吹得猛烈,趕上不好的季節,下雨多了就成了爛泥潭,太陽毒了就被曬得板結堅硬,蒸發量大也更容易造成鹽鹼。
所以人們在舊日黃河河床採集大砂小石,舊河床有植物腐爛,存在不小的養分,蓋在加過糞肥的溼潤農田上,御烈日、保水分,還能提供部分肥料,減少了蒸發量,鹽鹼問題自然得到解決。
在此基礎之上,耕種在砂石面之下的莊稼有效的儲存住水分,根系深扎於土壤層,從石縫中拱出來茁壯成長,使降水量較低的地方,也能保住水分,甚至往年算旱的時候,只要下上點雨,砂田也能豐收。
鋪好的砂田,在旱地能用六十年,但五到十年後肥力明顯下降,就要再次覆沙。
只是這種方法非常消耗人力,一畝地要用砂石五萬多斤,需要一筐筐背、一車車運,當然效果也非常明顯,沙田比土田在產量上高一到三倍,即使土田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麥子有八十斤的畝產。
但他一來沒心情跟巴桑聊這個,二來不願見遼東兵出身的遼鬍子在他跟前嬉皮笑臉。
因此他頓了很久,才擺手道:“我要給大帥寫信,砂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