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買一批糧食回來分給大家。若是在現代,李周樂的這種行為肯定會被人諷刺為聖母,但在古代,民村淳樸,特別是一個村子裡面的人,許多祖上都是同一個祖宗又或者許多人家都連著親,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相互幫助很正常。何況,李家提供的糧食並非無償,需要村民們還的。村民們也樸實,別人幫忙的恩情絕對會記牢,不會賴賬不還。
溫家三兄弟自然跟著李家姐弟一起行動,他們受了李家那麼多恩惠,力所能及地回報李家。李家的柴火即便每天不間斷地燒,也能用到冬天結束了。但溫家三兄弟沒有停止每天到樹林裡面揀柴火的行動,揀回來的柴火除了給李家和留給自家的,一些分給了村子裡面的村民——因為天氣太冷,村民們幾乎都不出門。主要是沒有厚衣服穿,一家人只能擠在一起,圍著不厚的被子,靠著體溫取暖——偶爾,三人會在林間揀到凍僵的蛇和野雞野兔之類的小動物,然後一起到李家改善伙食。誰叫他們的手藝不好呢。溫子夏雖然會做飯,不過是將飯做熟。味道,反正溫家兩兄弟從來不指望。
第二十一章 李家大哥
五個人在村民們感激的目光中走出村子。大家都知道了李周樂要去城裡買糧食的事情,心裡面又感動又不好意。李家當初最潦倒的時候,自家沒有幫上忙,如今還要李周樂當了自己的嫁妝幫助大家。淳樸的村民心中下定了決定,以後一定要好好回報李家和溫家人。這兩家人都只是少年和孩子,沒有強壯的勞力。等開春以後,他們兩家的重活,村子裡面的人全部承包了。
孝水鎮是一個不大的鎮子,但十分有名。孝水鎮原本不叫這個名字,相傳千年以前,有一個叫做姜詩的孝子因母親聽說家鄉的臨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辭官背母千里回鄉。其妻龐三春每天從七八里外臨江挑水為婆婆洗眼。婆婆喜歡吃魚,夫婦倆日日烹魚讓婆婆與鄰居婆婆共享。後來婆婆聽信讒言百般刁難媳婦,還逼迫姜詩休妻,龐氏儘管飽受委曲,寄身庵堂,依然每天拾柴為生,買魚託鄰居送給婆婆。龐氏子安安也懂孝道,每天從上學口糧中抓出一把米,積捧成袋送與母親,還代母挑水為奶奶洗眼,不慎溺水身亡。姜詩一家的孝行感動了神靈,在其房側點出一水池,味如江水,每天躍出鯉魚一對供龐氏孝敬婆婆。此水池被譽為“孝水”,姜家所在的小鎮也改名為“孝水鎮”。
五個人先到鎮外的孝水池裝了兩罐水,據說長年喝孝水池中的水能夠延年益壽、百病全消,每個到孝水鎮來的人都會裝一些水回去。
進入鎮子,路上的行人很少,大家都因為天氣冷不願意出門,大街上非常蕭條。所幸米鋪和雜貨鋪開著門,但賣肉和賣雞蛋跟菜的沒有。這一次,李周樂買了三百多斤的糧食。因為天氣冷的原因,糧食的價錢漲了許多,付出的銀錢是之前買糧食的三倍。對於銀錢的減少,李周樂也只是皺了皺眉頭,卻毫不吝嗇地拿了出來。
路過惟安當鋪(鎮子上有分鋪)的時候,孫掌櫃正站在門外,對著五人很是友好地笑了笑。五人吃驚,以孫掌櫃的地位竟然對他們這麼友好,讓他們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們不知道,孫掌櫃這麼對他們,全是因為那個塑膠瓶。前段日子,姜家遇到了困難,姜顥之將瓶子藉由其姐之手進獻給皇帝——姜家大小姐早年入宮,靠著自己的打拼被封為嬪——順利解決了困難,並且因為獻寶有功得到了獎賞。孫掌櫃聽到這個訊息,自然對李周樂等算是間接幫了姜家的人態度好,而且他想著李周樂既然有那麼個寶貴瓶子,說不定還有其他。現在關係處好了,以後李周樂要當東西,第一個考慮的肯定是他們的當鋪。
鎮上沒有什麼可以逛的,買好糧食後,五個人就回了村。先讓李易書帶著溫子珏回家——小孩子走了一路累了,眼睛幾乎睜不開——溫子夏李周樂帶著溫子瑜一戶一戶地分發糧食,收到糧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