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最好的教育。
以司馬虨為例,從教授他的先生。到與他做同窗的小孩,全都是羊家經過再三挑選之後選擇的。其中教書先生乃是羊家花巨金從長安大學堂聘請‘名士’,司馬虨的同窗全是羊家子弟以及羊家盟友的後代。
對於這種情況,司馬遹也無力改變,因為就連皇后的孃家也是這樣做的,王衍更是集合了琅琊王氏全部的精華放在了他的外孫司馬臧身上。唯有賢妃綠珠並沒有講究太多,她老老實實的把自己的女兒送進了‘最普通’的學堂當中。
第二天,司馬遹親自送自己兒子去學堂之後,再次投入到經濟計劃的制定當中。在接下來幾天,司馬遹基本上參與了全部的討論會議。終於。經過了一週時間的爭論之後,大晉上下終於達成了一致意見。
司馬遹對內閣呈上來的初稿非常滿意,而且內閣上下也有信心透過這一計劃讓大晉的經濟再上一個臺階。由於大晉從海外貿易當中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因此這個計劃當中很是照顧像茶葉、絲綢、棉紡、瓷器、玻璃、肥皂、香料等暴利產業。
大朝會之後,聞風而動的各地商人紛紛加大了各地的投資。幽州、幷州、平州三地最先行動了起來。各地商會組織了大量的物資和人手,紛紛湧進這幾個州郡,他們都不是傻子,當初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很多商人都是被動的,如今他們可是懂得主動出擊。
而冀州官員為了讓冀州的棉花產業再上一個臺階,他們組織起來以商會的名義,派出人手到青島港聯絡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準備對外進行銷售。現在的國際上還沒有“傾銷”這個名詞,完全是無序的竟爭。
大晉的商人倒是沒有用壓低價格的辦法去銷售,現在還用不著呢,物資商品現在還是很缺乏,完全是賣方市場。
這時的華夏貨,是一種品味、是檔次、是質量、同時也是潮流和身份的象徵,完全可以拿來在世界各國當成硬通貨來進行交換,在某國王舉行的宴會上,要是身上沒有幾件大晉產的絲綢和棉布衣裳或者裝飾品的話,那你的品位、身份也就下來了,說不好會被人給趕出去呢。
此次大朝會之後,整個的大晉又掀起了新一輪的建設高潮,各地投資不斷,新工廠、新道路、新學堂不斷地被開工建設。不過,這同樣會帶來不少隱患。為了防止各地有人貪汙納賄,司馬遹讓中書省、檢察總署、大理寺組成聯合檢查組,奔赴各地督導工作。
凡是參與過制定第二個五年計劃官員都知道,朝廷已投資重心還是在基礎建設上,尤其是公路建設。自從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當中,朝廷體會到公路帶來的好處後,這次朝廷對於公路建設可謂是前所未有的重視。
東西大動脈已經有了,這次朝廷將公路建設重點放在南北方向。其中一條就是聯絡內地與遼東公路大動脈——海參崴至洛陽,還有一條則是聯絡馬邑、晉陽、洛陽三地的公路。為了建成這兩條公路,朝廷準備投入巨資耗時五年作為的時間。
另外在這個新的經濟計劃當中,大晉為了拉攏和安撫胡人歸心,也出臺了不少和胡人有關的政策。現在一些匈奴、鮮卑人的部落基本上都不是自願歸附,他們全都是在大晉的槍口下暫時屈服的。
要想讓這些胡人歸心,必須從經濟和文化兩方面入手,自從北方的胡人政權被消滅之後,大批出身新學的漢人官員來到幷州、遼東、西北各地,廢除之前施行的部落制度,全面推行郡縣管理。首先就是在各部胡人當中建立從初級學堂一直到高階學堂的完善學堂制度,強迫各部胡人放棄現有的文化和文字,全面接受漢化教育。
在經濟上,朝廷希望改變胡人之前居無定所的遊牧式管理模式,然後輔以定居圈養的方式。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當中,朝廷可是投入巨資為北方、遼東地區的胡人建立起定居點,然後再教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