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卒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道:“師父,我懂了。多謝師父指點,這才使得我免於災禍。”

“懂了就好,懂了就好。來來來,咱們繼續喝,裡面那位爺咱們也別得罪,等他氣消了,再給他買點好吃的送進去。”那名中年獄卒見徒弟開了竅,十分得意地抿嘴一笑,繼續招呼著手下吃肉喝酒。

這個獄卒的心態是靖難之役時,建文帝這邊的將領的普遍心態,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抱著事不關己,誰也不願意得罪的態度去打仗,再加上建文帝繼位之後,一味地提高文臣的地位,壓制武將的地位,導致了許多武將紛紛對他不滿,打仗的時候就出工不出力,只是站在後面吆喝,並不真打,甚至有的人就直接投降了朱棣。

典型的代表就是武定侯郭英,這位仁兄也算是個悍將了,當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大小經歷七十餘戰,總計擒斬人馬壹拾柒萬多人,身被七十餘創,這才封了個侯爵,然而靖難之役時,朱允派他去打朱棣,他卻是無功而返,水準突然降低這麼多,不得不令人懷疑。

朱元璋一生雄才大略,絲逆襲很是了不起,其實他也就兩點:第一是最大限制的控制住所有的資源來對抗強敵,第二就是任用那些給他賣命幹活的人,並且制定了高額的賞賜和嚴厲的刑罰來威逼利誘手下的將士們給他出死力,榨乾他們的每一滴價值,這才有了大明朝。

朱元璋不相信一個人可以改變歷史,更加輕視那些所謂的文臣謀士的作用,對方又不是沒長腦子的傻瓜,你隨便唱一出空城計就可以把人嚇跑?隨便來個誘敵深入人家就會上當?要是這樣就能得天下,那天下也太便宜了。

他所喜歡的是那種賣命幹活的實在人,只要你肯出力,笨一點兒沒關係,笨一點兒就多幹一會兒,總能將活幹完,但你就算再聰明,幹活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那也是幹不完的。從這一點上來看,朱元璋和一個地主老財並沒有多大區別。

歷史書上記載的朱元璋打天下可謂是一路平推,基本上就是開掛的節奏,其實我們只要用腦袋想一下就會知道,肯定沒有那麼容易,前面說的郭英,那麼大的官,還是朱元璋的小舅子,尚且受了七十多處傷,可見當年的大戰有多麼艱難了。只是這些大戰沒有被史書記載下來罷了,文人寫的史書當然要突出他們的作用,所以他們只會記載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這種靠著一定的運氣和文人謀士的智慧投機取巧而取勝的戰例。而這樣的戰例又是很少的,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一個開掛的朱元璋,和一個不知道為什麼被奉為神人的劉伯溫,而沒有看到在他的背後嘔心瀝血地給他籌集糧草,編練軍隊的李善長;更加沒有看到在戰場上為他浴血拼殺,血染疆場的大小將校,這些人都被他們一筆帶過。

朱允繼承了朱元璋的皇位,但是朱元璋的手段他卻是一點都沒有繼承,他偏信儒家那一套害人的雞湯,講究虛無縹緲的德政,首先盲目削藩得罪了所有的藩王,喪失了帝國的一大部分資源,導致本來可以圍毆朱棣的局面,變成了他和朱棣單挑。

但即便是這樣,他也未必會輸,因為他是皇帝,佔據著大統之位,手裡的兵馬也是很多的,可是他繼位之後重用那群只會耍嘴皮子的文官,而輕視為他賣命幹活的武將,導致這些人不想給他幹活,很多人都出工不出力,甚至是直接投降燕王,使得朱棣越打越強,他這邊卻是敗多勝少。

最後,再加上被他一直虐待的太監的告密,使得他終於丟掉了天下。

話說周王朱在昏暗的牢房裡罵了老半天,終於沒有力氣了,無力坐在了牆腳裡,想起了之前的種種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