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林擊掌讚道:“好一件精美的墨寶!”

“還有跋語嗎?”楊度握筆問。

“寫上幾句吧!”熊希齡略加思忖,說,“國公爺索句,無新詩,以舊作小詞一闋奉上。恰赴東京訪老友楊皙子,久慕其書法,請為書寫,皙子欣然揮毫,聊供國公爺曬之。”

楊鈞聽了心想:這位翰林先生原來是個巴結權貴的人物,又是“奉上”,又是“曬之”。你的詞要奉獻給他,這是你的事,我哥哥的字怎能聊供他曬之呢?這不有點媚味嗎?他也不便做聲,只拿眼睛看著哥哥。

楊度眉頭有點皺,剛才的笑意也沒有了。他望著手中的筆說:“這段話太長了,與詞配起來,結構不勻稱,不如這樣寫:熊希齡舊作,楊度新書。乙巳年初秋於東京。”

熊希齡正在遲疑,見楊度已經動筆了,只得勉強點頭:“也要得,就這樣吧!”

他意識到楊度不願在載澤面前折腰的心態,怕誤會了自己,遂說:“我是借這閱詞提醒他不要迷戀洋人的花花世界而樂不思蜀,出洋在外要時時記得故國家園。”

楊鈞對哥哥的態度很滿意,笑著對熊希齡說:“我也看出來了,熊翰林送載澤這闋《浪淘沙》,也是有這麼一層用心。”

熊希齡收起字,請大家出門吃飯。餐桌上,楊度和熊希齡各自談起了自戊戌年分別後的經歷,一直到深夜才回寓所休息。

十二 楊度道出借屍還魂的奧妙,終於說服了梁啟超

第二天,楊鈞、代懿仍回學校,楊度陪著熊希齡乘早班車來到橫濱。

梁啟超異國重逢老友,自然歡喜無盡,滔滔不絕地暢談起來,話題很快就轉到了近日的特大新聞——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事。楊度趁著這個機會,把熊希齡來日本的意圖和自己已答應代筆的事告訴了梁啟超,並且請他幫忙也做個槍手。不料這個輿論界的驕子一口拒絕:“秉三遠道而來,若要我幫別的忙,任何事我都會盡力而為,只是這件事我不能做。”

話說得這樣死,簡直無任何商量的餘地,熊希齡臉上很覺不自在,暗中責備楊度多事:你何不乾脆一個人寫算了。楊度卻不生氣,笑嘻嘻地說:“卓如,你這態度算什麼老朋友!秉三奉命來日本,什麼事都用不著你幫忙,惟一就這事找你,而且這裡面也還有我一半面子。我何時得罪了你?”

“皙子,你不要誤會,我不寫,不是不幫朋友的忙,而是不能做不應該做的事。”梁啟超一本正經地說,“你們二位對考察一事寄與很大的希望,尤其是秉三作為重要隨員,更是滿腔熱情。我今天當著你們的面潑一點冷水,不客氣地說,這其實只是一曲戲文而已,何來什麼實際作用!”

熊希齡說:“卓如,你的話也不無道理。如果真的讓載澤、端方這些人出去走一趟,朝廷就按他們回國後所說的來制定憲法,那確實有點像做戲。不過,提出這個建議的袁世凱和採納這個建議的慈禧太后則不是做戲。”

梁啟超陡然變色道:“秉三,你弄錯了,這個戲的主導恰恰就是慈禧和袁世凱。”

稍停一會,梁啟超以堅決的口吻說:“我這一生決不為慈禧和袁世凱做事。”

話說到這般地步,熊希齡已在心裡打退堂鼓了,好在楊度已答應,梁啟超即使不寫,他也會獨立完成這幾篇文章,自己的差使可以交了。他對楊度使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了。

楊度裝作沒看見似的,笑了笑說:“好個有骨氣的梁卓如,袁世凱出賣了你,慈禧要殺你,你被迫羈旅異國他鄉,你和他們兩人結下了深仇大恨,不共戴天,所以發誓不為他們做事,志節可嘉可佩!”

梁啟超聽出楊度這幾句話有點不大對味,說:“我和慈禧、袁世凱之間並不是個人的恩怨,事關國家和人民的大是大非。不為他們做事,正是保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