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自己的家族親戚,湊五百人前去。
更有人直接從那些孤兒院等地方,認領一群孤兒,只要能夠保證對孤兒院長大的少年們的撫養等,孤兒院也是允許百姓甚至是商人們認領的。管事以僱傭的名義把少年接走,提供薪酬,安排住宿衣食,簽署了合同,那邊沒理由不放人。
為了得到領地騎士銜,李家的管事們簡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李超對此倒只是樂見其成。
只要能把人弄過去,就行。
李家自己也在招募百姓,不過往大宛招人確實比較難,哪怕開出的條件非常的好,承諾只要他們能開墾多少就能擁有多少地,承諾前五年免一切稅,甚至承諾路費全包等等。也一樣沒多少人願意去。
現在大唐的百姓日子比以前好過的多。
已經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了,留在家鄉,沒有田地,也還可以進工坊做工,反正如今稅制改革,按田產徵地稅,按財富徵戶稅,稅賦的壓力並不大。
又沒有了丁役這個束縛,大家出門去做工掙錢很方便。在家附近做工,清明啊過年啊,還能回家祭祀祖先,打掃祖墳,甚至是將來死了,也能埋進祖墳,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最好不過了。
離家太遠,就回不來了。
死後若進不了祖墳,豈不就成了孤魂野鬼?
現在各地的礦山工坊,領主地主們的種植園裡,基本已經開始用奴隸了。欽州港如今成了大唐最大的奴隸交易中心,每年無數船的奴隸運來。
另外,中原的貴族們也都會開源。
三年前的湖南梅之蠻叛亂,只不過是一個開端。三年,湖南的梅州蠻差不多已經被抓光了,全都成了荊州奴隸市場上的奴隸。
荊州現在都成了大唐僅次於欽州的奴隸市場,欽州的奴隸大多來源於海上,以崑崙奴為主。而荊州的奴隸,卻多數是山南的土蠻,湖南的梅州蠻,還有巴蜀的僚人,也有江西廣西雲南的蠻獠。
這幾年,無數豪強貴族之家都組建了捕奴隊,全副武裝的在五嶺大山,在大巴山在蜀中捕奴。
那些山裡的蠻夷,算是倒了血黴了。
好多人要來過著與世無爭的大山生活,可就因為如今奴隸交易的火熱,利潤的驚人,於是他們紛紛參與進來,去攻打那些山寨,捕捉那些蠻夷。
而朝廷也在默許著。
發生的這些事情,對朝廷也是有好處的。
蠻夷們的村寨被攻破一處,朝廷自然就接管一處地方。原來只是在山下平地才有控制權的州縣,也便擁有了更大的轄地。
甚至當地的漢人百姓,也能以低價從官府買到許多剛收歸官府的蠻地夷地。
據不確切的統計,在過去的三年裡。
那數不清的捕奴隊,起碼從山南、湖南、黔中、巴蜀、雲南等西南各地,捕捉了上百萬的蠻夷奴隸,然後透過荊州奴隸市場,被交易到了各個地方。
湖南這塊原來朝廷沒有什麼控制力的地方,如今已經沒有什麼蠻夷勢力了,少數倖存蠻族部落,都退入了深山峻嶺之中,也再沒有能夠可以舉旗與朝廷對抗的蠻部。
這無數的蠻夷奴隸,也緩解了許多用工荒,同時降低了奴隸市場的價格。
連李家,都買了不少荊州市場的奴隸。
“弱肉強食,這本就是叢林法則。西南的蠻夷固步自封,不肯漢化,不願歸入主流。被征服,甚至被奴役,這也是很必然的事情。雖然有些殘酷,可誰也無法阻止。”這是李超跟崔鶯鶯說的話,事實本質就是如此。
在大唐人的眼裡,上至君主宰相,下至販夫走卒,並沒有誰把那些蠻夷俚獠,當成是大唐人。
在唐人眼裡,他們就是異族,跟北方的突厥人啊、契丹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