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對於在狹窄的水道兩側修建岸防工事,海漢這邊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從早期的勝利港、鐵爐港、黑土港,到近期開發的鎮南港、金蘭港,海漢軍方一向都是將以炮臺為主體的岸防工事當作了殖民地的主要防禦手段。這種做法雖然投資大,施工期也比較長,但勝在火力輸出強大,一般的武裝商船甚至戰船都很難跟密集的岸防炮臺火力正面抗衡。而且這種炮臺建成之後,使用維護也比較簡單,相比海軍的長期投入要得多,並且耐用性也很好,只需將火炮隨著科技樹的攀升不斷升級就行了,而炮臺本身至少可以用上好幾十年。
鯉魚門水道的條件對修建岸防工事而言可謂得天獨厚,水道最窄的一段距離大約有七百米左右,而兩岸相距僅僅五百米左右,而兩岸地形也是最適合建立岸防炮的丘陵,坡度不算陡峭,完全可以用貨船將建材和施工人員從岸邊輸送到坡地上,施工難度比當初修建榆林角炮臺的時候還要得多。
唯一的問題的是對岸仍是廣東新安縣控制的地區,海漢目前還不便直接將炮臺架設過去,所以一期工程暫時只能在筲箕灣旁邊的坡地上實施。但在這個範圍內,海漢現在出產的岸防炮佈置在岸邊任何一處都完全可以做到無死角火力覆蓋,所以即便是單獨在南岸修建炮臺,也足以覆蓋這片水道了。
更何況旁邊緊挨著就是海軍駐地,只要高處的瞭望哨示警,海軍的戰船完全就可以及時出動,就近堵住水道,讓對手根本無法衝過這片火力密集水域。
從三亞派過來的現場勘測人員在看過地形和土質之後,就給陳一鑫拍胸脯打了包票,只要建材和勞動力到位,這個設計方案為二十門火炮的炮臺工程年內就能完工,順帶著還能把山的瞭望哨所和山腳的補給坡道給一併修完。
至於施工的勞動力要從哪裡來?陳一鑫並不擔心,在拿下香港島之後,海漢的移民速度也將會較前幾年有所加快了。
隨著海漢在大陸地區影響力的逐步擴大,執委會對於僅有的李家莊移民營地的規模已經感到不夠滿足了。雖然李家莊附近的地還有不少,可以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建,但其問題在於輻射的地區較為有限,而且李家莊附近的水道較為狹窄,不宜建設大型的碼頭,這也就限制了當地的航運規模。現在每月運個兩三千人,再加上幾十船貨,倒是問題不大,如果以後航運規模進一步加大,那麼李家莊作為人口中轉站的作用就會受到限制了。再加上這地方始終就處於廣州城的眼皮子底下,做事還是有諸多的顧忌,執委會是早就有心在珠江口水域的離島建立一處大型的轉運了。
最適合這個用途的地莫過於香港島,這裡的位置不僅扼守珠江口,而且可以輻射到粵東地區,由福建方向過來的移民也完全可以先在這裡集結,進行甄選鑑別之後,再分別運往海南島的各處地方安置。
當然了,穿越頭兩年的時候,執委會也就只能流著口水想一想罷了,畢竟那時候自身實力還較弱,無法控制香港島這麼大的區域,而且也沒有把握能夠吃得住大明,不會引起廣東官府的反彈。不過現在海漢的翅膀已經逐漸硬了起來,對於海漢來,拿下香港島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在港島建立新移民轉運基地的計劃,便重新被提上了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