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哈立德2”投產,巴基斯坦已經是全球少數幾個能夠生產第三代主戰坦克的國家之一了。
當然,“哈立德2”的核心技術依然來自華夏,並非巴基斯坦所有。
只不過,巴基斯坦確實能夠自行製造“哈立德2”,而且只有動力包與觀瞄裝置需要直接從華夏進口,坦克炮、裝甲與彈藥都能由巴基斯坦自行生產,附加裝甲也已經由巴基斯坦自行生產。
哪怕稍微差了一些,但是總比什麼都沒有強。
其實,華夏賣給巴基斯坦的坦克技術並不算差,總體上也就比華夏自用的差一代。
不止是坦克,在戰鬥機上,也是如此。
雖然巴基斯坦生產的jf…17與jf…20,其實都是由華夏限制的,而且像發動機與火控雷達等核心部件依然需要從華夏整裝進口,但是巴基斯坦至少擁有了生產戰鬥機的能力,而且效能還不算太差。
印度呢?
自己搞的lca被空軍直接擋在了大門之外。
雖然f…16e/f實現了本土生產,但是嚴格說,也就只是在印度組裝,包括機身框架在內的,八成以上的零部件需要從美國等歐美國家進口,而印度能夠自行生產的,也許只有幾個輪胎。
與軍火工業配套的重工業,其實也差不多。
雖然巴基斯坦的重工業同樣很落後,但是在華夏的幫助下,特別是在電力供應基本得到保證之後,巴基斯坦已經開始著力發展重工業,而且起點非常高,現在已經能夠自行生產軍用的特種鋼材。
可以說,不管是製造坦克用的裝甲鋼,還是製造戰鬥機用的鋁合金,巴基斯坦基本上已經實現了國產。
此外,巴基斯坦還擁有了製造潛艇耐壓殼所用特種鋼的生產能力。
印度呢?
可惜,到目前,印度連生產合格的裝甲鋼的能力都沒有。
此外,在化工,特別是軍用化工領域,印度的差距更大。
巴基斯坦至少已經能夠做到軍用彈藥基本國產化,其幾家大型化工廠都有著不錯的生產能力,其中一部分產品甚至出口到了沙特等國,比如在伊拉克內戰期間,巴基斯坦就為沙特生產了不少的小直徑炸彈。
印度呢?
連一枚合格的炮彈都造不出來。
從這些比較就能看得出來,巴基斯坦在華夏的幫助下,正在透過工業化來推動國防現代化。
也許,再過五年,巴基斯坦就能垮入工業化國家的門檻。
至於印度,也許再過十年,仍然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
如果巴基斯坦率先實現了工業化,而且獲得了十年以上的優勢,那麼印度所擁有的人口優勢就將變得一文不值。
要知道,一個人口再多的農業國,也絕對不是一個工業國的對手。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國就向當時還是滿清的華夏證明了這一點,一個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工業國能夠輕易擊敗一個擁有4億人的農業國。
第554章 霧花水月
當然,印度也並非一無是處。
在陸海空三大軍力中,印度確實有優勢,特別是海軍。
印度海軍擁有兩艘能夠搭載固定翼戰鬥機的中型航母,有十多艘驅逐艦,二十多艘護衛艦與十來艘潛艇。
巴基斯坦海軍呢?
只有八艘不算太大的護衛艦,十二艘潛艇,以及二十多艘近海快艇。
此外,巴基斯坦海軍航空兵沒有固定翼戰鬥機,所有戰鬥機都屬於空軍,不過在戰時可以跟海軍聯合作戰。
單純看兵力與戰鬥力,印度海軍的優勢極為明顯。
可以說,如果只是對付巴基斯坦海軍,印度海軍有壓倒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