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亮。

我居住的那個世界到處都是朋友,腳踏車隨處跑,冬天用泡菜桶的厚木板製成的雪橇滑雪,這就是真實的世界。書的世界以及各種不同的冒險對我同樣真實。只有一個卡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的說法不符合實際,它們只是一部分,還有牛仔和印第安人的世界,有湯姆?索亞和那麼多的英雄,不管是好文學還是壞文學,我都同樣感興趣。我不敢說我從陀思妥耶夫斯基或一些寫牛仔冒險的三流作家中學到很多東西。我不知道。我不願意作這樣的區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知道生活中的內容比在商場中能觸控到或買到的一些物質的東西多得多,準確地說,這是透過看書得到的。我不是個長時間追憶夢境的人。一醒過來我就把它們忘了——如果做夢的話。但在童年時我和其他每個人一樣做過夢 ——噩夢,夢中有人追我而我卻逃不掉。我們都做過那樣的夢。我還夢見飛過地球。我有過彩色的夢,有過黑白的夢。 我能清楚地記得這些兒時的夢只是方式有點奇怪,我無法對它們進行描述,現在當我做類似的夢時——不管好壞,有時確實會做那些夢— —我立刻就意識到那源於我的童年。

在中國,每天有8%的父母不和孩子說一句話

人生最重要的一課是在童年的餐桌和客廳開始的。在我們中國的家庭中,對這些問題也同樣重視嗎?

在我的問卷調查中,中學生一天時間沒有跟父母說過話的達到了 8%左右,最高的達到了,和父母一起用餐每週能夠達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煩惱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表略)

孩子在童年時,你不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和他在一起用餐,不陪他說話,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你可能就不知道怎麼和孩子交流,你也難以與孩子交流,甚至你和他交流的姿態都會不太自然, 這樣的錯失你可能根本就難以改善與彌補。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一種生命性的行為,你必須在孩子還在童年時就尊重他這樣的需要,用心培植他這樣的需要,肯定他這樣的需要。人與人之間,包括家人之間一旦形成隔膜,你想改善它,麻煩不在於道理上有什麼難以理解——交流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文化方式,是一種生命的自然——尤其在親人之間,我們往往更會在意自己的內心感受,改善也會變得更為困難。比如,有些孩子一聽到父親的聲音馬上就失語,一些很想表達的、溫暖的話語在父母面前就是表達不出來,即使能夠勉強說出來,自己也覺得彆扭。在我們中國家庭這樣的問題相當的普遍。

。 想看書來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 卷五(1)

孩子,爸爸非常愛你

我女兒上初中之後,學業非常的辛苦,起早摸黑,我心裡也很難過,很想和她說些溫暖的話,有一天正好她媽媽也不在家,她也是像平時一樣六點多就起床了,自己吃過早飯,準備上學,我還躺在床上,我聽見她開門的聲音,就把她叫住了,我叫她的小名,我說豆豆,你過來一下。女兒一臉茫然地走到我床鋪跟前說,什麼事情啊?我說爸爸非常愛你。女兒一下子愣住了。這本來是應該經常說的話呀,這本來就是親人間每天要說的話呀,可是,因為疏於表達,我說完之後也覺得好像說出了讓自己非常驚訝的一句話。其實愛是需要說出口的,愛需要表達,愛是需要不斷去表達的,在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愛的表達應當成為一種習慣,這就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元素。我們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出自己最想說、最應該經常說的話語,它能夠直抵孩子的心靈,成為最美好的鼓勵,最美好的慰藉,最重要的精神食糧,我深信對孩子真摯的同時讓他可以不斷感受到的愛,一定能夠幫助他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