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曉夫好似公正地說:“你們中國應該和印度搞好關係,印度是一箇中立國,尼赫魯是比較開明的,應該團結他。發生中印邊境軍事衝突是不對的。由於領土爭執而發動戰爭是不值得的。”
後來被赫魯曉夫誣稱為“*放出來的一隻虎”的陳毅首先站起來反駁:“你怎麼能這樣說呢?分明是印度挑起這場衝突。印度軍隊越過其邊界,也越過麥克馬洪線,在中國邊境內建立哨所,向中國邊防軍開槍。”
周恩來也不客氣地補充說:“印度開槍射擊6個小時以後,我們才還擊,怎麼能說是中國挑起的呢!”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毛澤東與中印邊界之戰(2)
陳毅接著氣憤地指責赫魯曉夫:“你們9月9日發表的那個《塔斯社宣告》,是偏袒印度、指責中國的。”
赫魯曉夫抵賴:“我們根本不知道情況,印度說你們打死了他們的人。”
陳毅:“我們9月6日給你們打了招呼,你們應該知道這個情況。9月8日你們跟我們說擬發表《塔斯社宣告》,我們勸你們慢一點,並且告訴你們,我們中方也要發表一個檔案,請你們看了我們的檔案以後再表態。退一萬步說,就算像你說的你們不瞭解情況,那麼你們也應當慎重些,等弄清情況再表態。但是,你們根本不聽我們招呼,急急忙忙搶先發表了你們的《塔斯社宣告》,這是為什麼?”
雙方你來我往,氣氛頓時緊張起來。赫魯曉夫滿臉漲得通紅,指手畫腳起來:“我雖不知道你們的情況,但是印度有一個士兵被打死,一個士兵受傷,這就證明你們不對。”
陳毅眼睛瞪得溜圓,怒不可遏:“你我都是打過仗的人,誰死傷多並不能說明誰就對,這個道理你不懂嗎?”
周恩來表態說:“我們不去占人家一寸土地,也不能讓人家佔我們一寸土地,我們絕不能幹那些喪權辱國的事情。”周恩來再三強調,“中方對印度一直採取團結的政策,但對它不講理的地方,對它違反國際公約的事情,則要反對,要鬥爭。鬥爭的目的是為著要團結它,不能一味遷就它。”
陳毅緊接著說,《塔斯社宣告》就是遷就主義。赫魯曉夫越加激動,指著陳毅叫起來:“我怎麼是遷就主義?你們才是冒險主義、狹隘民族主義。”這又引起陳毅、彭真尖銳的駁斥……
在整個爭論過程中,毛澤東始終閉口不言,他厭惡赫魯曉夫的做派,知道說什麼都是“對牛彈琴”。只是到會議快結束時,他才很剋制地說:“這個問題還是要把事實搞清楚。別的事情我們管不了,對有關中國的事情,我們希望蘇聯同志能夠聽聽中國的意見,把情況搞清楚,預先向中國打招呼,同中國商量,再對外公開表態,這樣比較好。對尼赫魯,我們還是要同他友好,還是要團結他。我們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為天下先。但是誰要欺負我們,那是不行的。誰都不行。”毛澤東講話一板一眼,表情嚴肅,但語氣委婉。
如此,赫魯曉夫只好吐了口氣說:“既然這樣,那就沒有什麼可以再談的了。”會談終於不歡而散。兩天後,赫魯曉夫一行離京回國。
赫魯曉夫從北京回到海參崴後,10月6日發表演講,不指名地影射攻擊中國:“像公雞好鬥那樣熱衷於戰爭,這是不理智的。”回到莫斯科以後,他10月31日在最高蘇維埃會議上發表演講,再一次不指名地攻擊中國是“冒險主義”、“不戰不和的托洛茨基主義”。這表明,赫魯曉夫對中印爭端的態度並沒有改變。
毛澤東幾經權衡,終於定下“打”的決心
1959年11月,中國政府最高層的決策會議在杭州舉行。參加杭州會議的,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真、胡喬木等人。會議主要討論如何避免中印邊界衝突和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