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只有奉陪了,來而不往非禮也。俗話說不打不成交,也許我們反擊一下,邊境才能安定下來,和平解決邊界問題,才有希望實現。但我們的反擊僅僅是警告懲罰性質,僅僅是告訴尼赫魯和印度政府,用軍事手段解決邊境問題是不行的。”
毛澤東與中印邊界之戰(4)
毛澤東說完,會議便接著討論中印兩軍的實力對比和能否打得贏的問題。
張國華在參加完中央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後,留在內地養病。生活剛剛平靜一點,就被中印邊境衝突打亂了。中央領導和軍委總部不時傳喚他。
毛澤東問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聽說印度的軍隊還有些戰鬥力,我們打不打得贏呀?”
張國華肯定而自信地回答:“打得贏,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得贏。”
毛澤東說:“也許我們打不贏,那也沒有辦法,打不贏時,也不怨天怨地,只怨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最壞的結局無非是印度軍隊侵佔了我國的領土西藏。但西藏是中國的神聖領土,這是世人皆知,天經地義,永遠不能改變的。總有一天,我們會奪回來。”
大家在對形勢作了一番分析研究之後,一致認為戰勝印軍是有把握的。但毛澤東一再提醒大家,我們沒有同印度作戰的經驗,千萬不可麻痺大意,一定要精心佈置,打好這一仗。
至於反擊作戰的方案,同意總參和張國華司令員共同擬製的計劃。
根據總參提出的建議,反擊時間為10月20日(即這次會議兩天以後),前線總指揮為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
離開頤年堂前,陳老總和賀老總都向張國華詳細瞭解邊防備戰情況。
張國華話不多:“我們已按主席說的邊防部隊在精不在多,作了調整。 要打就是泰山壓頂之勢。”
陳老總和賀老總交換了想法,用他所特有的四川口音,響亮地說:“要挑兵選將,幹部不僅要軍事上行,而且要有政治頭腦,又要勇敢。”
賀老總的菸斗吱吱地冒著煙,他用菸嘴的一頭點著張國華說:“如有臨陣脫逃的,就要像內戰時期那樣,抓回來,執行戰場紀律!”
張國華在筆記上快速地作著記號,插空提出他的建議: “我想不僅要準備反擊入侵印軍,還要準備打擊逃往尼泊爾境內叛匪的回竄。”
張國華又就兵力、幹部、物資和思想準備提出自己的看法。
很快,一支代號為四一九部隊的作戰指揮機構組成了。中央的決心定下之後, 張國華準備飛臨前線,具體指揮中印邊境東段達旺方面的自衛反擊戰。出發前,中南海召見他。
中央常委會議正在進行。毛澤東站在巨幅地圖前,一手夾著煙,另一隻手作了個摟的手勢,說:“我們插進去,不打。”他變換了一下姿勢,像是自言自語:“21平方公里,2000多人,作個願望是可以的,但事實上辦不到。”菸頭連續亮了幾下,他沉思良久,忽然噴出一口濃煙,指著印軍據點大手劈了一下,同時提高聲音說道:“掃了它!”
說完,他自己也露出笑意。其實,毛澤東為打與不打也猶豫了好幾個夜晚。顧慮是尼赫魯當時聲望很高,軍力相比又是弱者,很容易引起不明真相的國家的同情。總參謀部釋出作戰預令後,毛澤東仍在考慮打不打的問題。在分析了尼赫魯最大的王牌是中國不敢打他後,反而堅定了打的決心。同時中國將打算告之赫魯曉夫,赫魯曉夫仍持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並沒有公開地表示反對,還向中國駐蘇大使說,蘇聯也得到了類似情報,如果中國遭到進攻,反擊是自然的事。而美國已把主要精力放在準備對蘇戰爭上,不能以很大力量援助印度。中國外交官們也正向第三世界遊說自己的觀點。此時的反擊對中國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