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47章

在真實歷史上,吳三桂這個時期剛投降滿清韃子成為他們的劊子手,而在這之前其除了年少那次沙場救父的壯舉之外,打仗方面並沒有什麼出眾之處。 所以理論上李過都會將其視作朝廷普通將領,這種將領在他造反十幾年間殺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可這已經不是真實的歷史了。 偏偏在他們東征中途時,滿清韃子想趁機摸魚,多爾袞率十萬大軍兵臨寧遠城下被吳三桂和常宇聯手殺的潰不成軍。 寧遠大捷,讓吳三桂一戰成名揚名天下! 這場大捷意義非凡,對陣的敵人不是賊軍,而是以鐵騎無敵的滿清韃子兵,含金量充足! 也因此,面對吳三桂的數萬大軍一向看不上瞧不起官兵的李過也心有忌憚! 但若說怕,還真不至於。 關寧鐵騎是牛逼,但李過算定吳三桂不可能將關寧軍全拉過來了,寧遠城的防守不能空也不是一般兵馬能勝任的,所以這數萬大軍裡關寧軍的比例少到可以忽略不計,至於朝廷其他的兵馬,最能打的東廠衛不在黃河防線,李巖在北邊已被拖住,高傑和黃得功都在千里之外,餘下都不足為懼,而且真正讓李過忌憚的還並非吳三桂,而是馬科。 一個曾經赫赫有名數一數二的戰將! 但李過猜測屬於馬科的嫡系兵馬也不會太多,且寧遠大捷吳三桂是防守方,這一次他是防守方。 所以儘管吳三桂和馬科來勢洶洶,李過心裡頭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可他手下卻有些惶恐不安,數萬大軍兵臨城下那種氣勢猶如泰山壓頂,壓的人喘不過來氣,加上軍中傳聞四起,什麼闖王被擒了,北線城池全面陷落,大荔危在旦夕,大順國就要完蛋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將士的戰鬥力和戰意都大打折扣,一旦開戰真不知會出什麼漏子,這才是讓李過白頭的壓力根源。 打了十幾年的仗,李過深知軍心穩定的重要性,為此他每日深入基層鼓舞士氣,然則收效甚小,任憑他如何賣力卻總有畫蛇添足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深知有傳言說大荔已被攻破了,氣的李過殺了十幾個傳謠計程車兵已然無濟於事。 只因為最重要的一環,他無法自圓其說,那就是李自成為何還現身。 傳言剛起的時候,李過為了穩定軍心,便說闖王在大荔巡查,不日便回,然後他就去了趟大荔,回來又說那邊開戰,闖王坐鎮指揮來不了潼關了,再後來準備讓大荔那個替身過來的,可誰知因為大荔開戰被封城了,那替身也來不了。 所以無論李過怎麼的否認,怎麼的畫餅鼓舞士氣,可李自成一日不現身,士兵就不會相信的,一切都是徒勞。 用焦頭爛額來形容此時的李過絲毫不為過。 “報,大帥,大帥”門外一個賊軍急慌慌的跑了進來,臉上卻帶著難以形容的喜悅:“大帥,闖王來了!” 正在堂上皺眉沉思的李過聞言眉頭緊皺:“在哪?” “剛從西門進城……”話沒說完李過蹭的起身衝出大堂:“大膽!可曾確認身份便擅自放入……傳令封鎖西門備戰!” 無怪乎李過這麼緊張失態,他心裡頭知道李自成真的去了京城那邊,而且正在被朝廷追殺,這邊不可能有真的李自成,搞不好是李巖派人佯裝來騙城門的。 那會不會是李自成逃回來了呢? 有這個可能,但李過不信李自成這麼快就能逃回來,即便他在那邊逃脫官兵的追捕,應第一時間藏身待局勢稍定後再潛回來,畢竟黃河防線被封鎖的死死的,沒那容易跑回來的。 然而,當李過全副武裝率數百親兵衝到西門時,便看到一個極度滄桑瘦骨嶙峋卻又不怒自威的中年男子時,他瞬間就破防了,翻身下馬迎上前喜極而泣:“父親,您回來了”。 沒錯,此人就是李自成,真正的李自成! 歷經月餘九死一生,在朝廷的追捕之下終於逃出生天了。 看著李過跪在自己跟前嚎啕大哭,李自成苦笑嘆息,撫摸其頭探手拔下李過的一根白髮:“這段時間你一定很難熬”。 “孩兒……擔憂父親安危,度日如年……恨不得率兵殺過去……”李過喜極而泣難以自已,連話都說不順了,他同李自成既是叔侄又是父子,多年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