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閒季節,老百姓沒啥事可做,每天就是扎堆嘮了閒話八卦,可官員卻沒這般清閒還得上班,有人會好奇明朝官員有假期麼? 答案是肯定的,有! 但眾所周知明朝官員的待遇很苦逼,特別是朱元璋時期,他是窮苦百姓出身最恨貪官汙吏,對官員要求也特別的苛刻,比如一年只有三天假,春節,冬至,皇帝的生辰。 這是相當的反人類,稍後改革,終於在春節前後有一個月左右的假期,而到了中後期則比較完善,一個月固定三天假,節假日休十八天,每年休假差不多五十多天,不過明朝廢除了名目繁多的探親假,只規定父母大喪,守孝三年。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崇禎帝的朝廷在風雨中搖擺不定,朝官的假期自然也是一縮再縮,加上現在已過完年有一個多月時間了,朝官早就上班了,老百姓閒的很,但他們的事情卻很多,並非只是在朝堂上撕逼,那只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工部手頭下邊好幾個專案要做,吏部忙著官員考核,該升遷的升遷,該擼的擼,該委派的委派,戶部忙著盤點,哪兒哪兒還需要撥款,哪兒還欠多少,去年收入多少,從那兒收入的,用到哪裡了。兵部忙著核算兵馬造冊…… 反正六部五寺二監二院一府手頭都有忙不完的事,如今和往年不同了,政績考核很嚴格,再想混吃混喝尸位素餐,那很快鐵飯碗就要丟了的。 一般朝官忙著一般的政務,大佬們有大佬操心的事,比如即將要和闖賊和談事宜,這是眼下他們手頭上要務之一,另一個則是四川的戰事。 整個朝廷都在忙,但好像只有那個東廠大太監最清閒,突然一場怪病後醒來要經商開鋪子,隨後就消失不見了,不參與任何朝政之事更見不到他的人影。 外人卻不知,他正前所未有的忙碌著,一頭扎進內廷衙門搞研發,每天睡眠時間不超過兩個時辰。 但,他卻還不是最忙的那個人。 還有一個人比他更忙,不是崇禎帝,不是朝臣,也不是坤興公主,更不是內廷衙門那些匠人,是白雲觀主李慕仙。 白雲觀是京城最著名的道觀,只是李慕仙怎麼突然成為白雲觀的觀主了呢? 這正是京城老百姓津津樂道的事。 常宇要在會同館裡開女子館的事,僅限朝臣圈子知道,對此非議不絕,但普通老百姓卻不知曉所以他們對此幾乎沒有議論,他們更關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八卦。 比如白雲觀突然換了個觀主,聽說這新觀主道法超然且來頭不小,而之所以那麼快就引起百姓們的關注則是,新觀主上任後便立刻大開道場為百姓祈福佈道,引的萬人空巷前去看熱鬧。 很快這道人的身份就傳開了,說是呂洞賓的第某代親傳弟子,是個得道高人,曾助東廠太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東廠大太監總該知道吧,就是打仗所向披靡那個,若不是他大明早就垮了,而他就是得這道人相助才有屢戰屢勝,什麼這道人能呼風喚雨能撒豆成兵……各種神乎其神的傳聞愈演愈烈,京城百姓為之瘋狂不已,每日白雲觀的道場都有成千上萬人虔誠聽法,能得李慕仙祈福的人更是感激涕零,且很快就演變成白雲觀主一符千金難求。 李慕仙一身本事,不管是道經修為還是道法修為乃至各種奇門遁甲甚至連常宇都佩服的很,更不用提能將人忽悠瘸的口才了,短短數日見,信眾成千上萬! 但李慕仙累的要死啊,白天要佈道說法,晚上還要和湯若望等一幫技師給常宇研製玻璃,能休息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然而他樂此不彼,樂在其中。 原因很簡單,常宇終於兌現他的承諾了,送自己一程。 李慕仙跟著常宇大半年有餘,鞍前馬後出謀劃策,可以說常宇赫赫戰功裡也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勞,但其之所以如此賣力可不是為了蹭吃蹭喝騙銀子,在眾人眼裡他雖不靠譜卻有一個遠大夢想,重建呂祖祠,光大道門,最好是一統道門坐上國師的位置。 這也是常宇給他畫的餅! 雖然這段時間內他賺到了很多銀子,但卻總覺得目標卻越來越遠了,就在惶惶不安時,突然間幸福就來了。 想做國師,必先揚名天下!否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