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當然不是真的去造船,這顯然是個藉口,這其實是他御下之術的高明之處,吳三桂,馬科甚至王體中都是百戰老將,絕非徐弘基這幫菜鳥可比,常宇在菜鳥跟前有資格指手畫腳甚至張牙舞爪,這些菜鳥也心服口服,但在吳三桂等人跟前卻得留足了面子,這三人每個都比他作戰經驗豐富,每個都是能獨擋一面的狠人,所以常宇就放開手讓他們施展才能免去太監監軍掣肘將領的閒話和嫌疑。而吳三桂等人也必然放開了手腳盡力而為,否則萬一戰敗盡顯自己無能還找不到任何藉口。 常宇若跟著前來,諸將少不得唯唯諾諾,凡事都要聽他的指揮顯得自己專橫獨斷似的,且會讓這些將領產生依賴感,反正啥事都由你扛著,你說咋樣就咋樣唄,贏了俺們沾光,敗了你抗雷。沒了鬥志沒了上進心全成了混日子的了。 可只要他躲在後邊,這些將領獨擋一面時就不一樣了,他們會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來應對各種局面,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他省了事,吳三桂等人也盡了興,大家雙贏何樂不為! 但你要說他躲在後邊造船是藉口卻又不完全是藉口,他真的在考慮和試驗造船,確切說是行軍用的浮橋。 南方水系發達,一里一條溝三里一條河,因時代侷限性稍微寬的河都是沒橋的,老百姓渡河用船倒也還算方便,可是成千上萬的軍隊渡河可就難咯,何況還有糧草等輜重,偏偏大船又少,多是小漁船,碰到大河真心的慢! 聯想後世軍用浮橋,他就想著能不能來個當代版的,以漁船為橋墩架鋪木板……還別說碰到那種水流不湍急的河面還真比渡船過河快,只是一時間卻也找不到那麼多那麼大的木板只能沿途拆廢村的門板……其實心裡還是很內疚的,老百姓造個門板也挺不容易的,若等戰後回鄉時……少不得咒罵誰這麼缺德光卸門板。。 接到前方捷報時天色已亮,常宇正在繁昌城頭望著東邊的峨溪河賞景,李慕仙在不遠處和陳王廷在切磋拳腳,聞吳三桂大捷眾人難掩喜色,常宇則不過微微展眉,以吳三桂和馬科兩個智勇雙全的悍將加之騎兵優勢若還破不了白旺的話,那才讓人大跌眼鏡呢,而且這也算不上大捷,至多僅算開胃酒罷了,畢竟他們還沒有正式和白旺正面開幹! “那咱們是繼續在這等候捷報,還是前去觀戰?”李慕仙笑問。 常宇哈哈一笑:“總躲在後邊只怕吳三桂和馬科以為本督拿他們當炮灰呢,本督還是就近觀戰的好以免造成誤會”。 “那大人是否真的要拿那兩位當炮灰呢?”李慕仙近前低聲問道臉上似笑非笑,常宇嘴角一挑:“曾想過藉此削弱,但也僅僅是那麼一瞬間的想法罷了,其雖未有柱國之名卻有柱國之實,為了大明基業可盡用不可損也!” 李慕仙點了點頭:“既是如此,大人還請速往,可別給磨禿了!” 半晌午常宇率親衛南下,隨行除了金聲桓的千餘騎兵外尚有徐弘基,呂大器所率不足兩千的南京先鋒兵馬,以及王雜毛的六千賊軍,至於常延齡趙之龍的主力大軍還在路上慢悠悠的晃著呢。 數日陰雨一朝放晴,本該心曠神怡可當日頭越來越毒辣時,行軍的將士自常宇往下無不罵罵咧咧,太他孃的熱了,寧遠淋著雨趕路多涼快,其實不過就是冬天想念夏天,夏天懷念冬天的一個道理。 常宇出行本有專車,只是這兩天卻被素淨給佔著了,倒也全非因她一個女流之輩多有不便,畢竟以素淨的性格她根本不在乎這些,平日除了換洗衣服寧可風吹日曬也不去馬車上,可這兩日久待不下,根據常宇的觀察,她來大姨媽了! 當然他看破不說破免得素淨尷尬,至於吳中這些粗人根本也沒察覺到否則少不得各種惡趣味。 天色雖放晴但多日陰雨道路依然泥濘不堪,加上烈日當空將士全被曬的蔫蔫的,就連帶著斗笠遮陽的常宇也是無精打采,不過隨著一個訊息的到來,讓他頓時來了精神,雖然臉色有些凝重。 訊息是東廠番子從對岸送來的:高傑三人吃了憋!遭遇賊軍伏擊,止步大宥鄉(今樅陽縣) 常宇在路邊樹蔭下乘涼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