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5部分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國海軍重視快速戰列艦的主要原因。

一九三八年,美國海軍制訂了一份戰術計劃書,其中明確提到,大西洋艦隊必須具備在一週之內橫跨北大西洋、太平洋艦隊得在半個月內到達東京。從諾福克海軍基地到朴茨茅斯的航線大概為六千五百海里,而從舊金山到東京的航線大概為一萬海里。如此一來,就要求美國海軍的戰艦得擁有二十四節以上的航速。

更重要的是,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上,美國並沒有太多的基地,也就不大可能讓戰艦在航行途中頻繁補充燃油,因此需要戰艦具有足夠大的續航力。

這份戰術計劃…書,還對美國海軍的基地建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一直把德意志第二帝國視為最大威脅,而且英國皇家海軍沒有恢復元氣,加上中日戰爭對〖日〗本外交政策的影響,所以美國海軍一直側重於大西洋。在一九三八年,美國海軍百分之六十的戰艦、以及百分之六十五的主力艦,都部署在大西洋。

如此一來,就造成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在更加廣袤的太平洋上,美國海軍沒有足夠多的戰艦,而〖日〗本海軍後繼乏力,〖中〗國海軍卻後勢強勁。

要用有限的戰艦發揮出足夠大的戰鬥力,就得建立更多的海軍基地。

原有的基地體系,顯然無法滿足新時代的戰略需求。

別的不說,不管美國艦隊從舊金山、還是靠近墨西哥的聖迭戈出發,前往〖日〗本與菲律賓都過於遙遠,中途沒有一座基礎設施完善的海軍基地。如此一來,等到美國艦隊跨越了太平洋,到達戰區的時候,恐怕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了。別忘了,日俄戰爭期間,俄國的第二太平洋艦隊就是這麼覆滅的。

一九三九年,美國國會正式透過立法,把原本屬於自治領的夏威夷群島升級為美國的第四十九個州(阿拉斯加在二戰後才升級為州)。隨後,美國海軍就宣佈將把珍珠港建設成為太平洋艦隊的母港。

隨後幾年,藉助大搞基礎建設的浪潮,珍珠港的基礎設施迅速完善,

到大戰爆發前,已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母港。

美固太平洋艦隊轉移到珍珠港,等於把前往西太平洋的航程縮短了數千海里。

當然,從珍珠港到東京、與到馬尼拉的距離,都超過了從諾福克到朴茨茅斯的距離,美國海軍依然需要高航速、大續航力的戰艦。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的主力艦就不可能早得太小。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國海軍發展大型巡洋艦,要在航速與續航力上達到要求,噸位就不會小到哪裡去。由此就會產生一個極為明顯的結果,即大型巡洋艦的造價難以降低,還不如建造快速戰列艦。

這個問題,在“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上表現得極為突出。

當美國海軍準備建造大型巡洋艦的時候,這種標準排水窶為三萬噸、滿載排水量超過三萬四千噸,配備了九門十二英寸主炮的大型巡洋艦的造價,幾乎是“依阿華”級快速戰列艦的百分之八十。

這是個什麼概念?

“依阿華”級的排水量超過了四萬噸,而且擁有九門十六英寸主炮,裝甲防護更是遠超過大型巡洋艦。

從作戰效能上講“阿拉斯加”級還不到“依阿華”級的一半。

正是如此“阿拉斯加、,級最終只建造了三艘。美國海軍在取消了後三艘的訂單後,增購了兩艘“依阿華”級。

顯然,美國海軍根本看不起大型巡洋艦。

有趣的是,〖日〗本海軍最初也看不起大型巡洋艦。

雖然這與〖日〗本的財政有很大關係,即兩艘堪稱空前絕後的“大和”級戰列艦幾乎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