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在北海與地中海,艦隊航母的價值並不大。
如果考慮到北海的特殊氣候環境,就更加不適合航母作戰了。
為此,美國就需要建造更多的主力艦,幫助英國與法國在北海與地中海對付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義大利。
也正是如此,美國海軍在停止建造艦隊航母,轉而大力建造快速戰列艦。
要知道,從建造規模上講,美國的快速戰列艦都穩居世界第一。
當然,建造快速戰列艦,還有一個原因,即美國海軍缺乏像防空巡洋艦那種,專門為航母提供掩護的防空戰艦,而且美國海軍也沒有打算效仿中國海軍,耗費巨資專門建造防空巡洋艦。
如此一來,在必要的時候,快速戰列艦就能充當航母的貼身保鏢。
等到大戰爆發,艦隊航母的強大戰鬥力顯現出來的時候,美國海軍才猛然認識到,其航母數量太少了。
一九四零年底,美國海軍啟動了第三種艦隊航母的設計與建造工作。
這就是在大戰期間鼎鼎大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
可惜的是,“埃塞克斯”級的設計工作到一九四一年底才完成,首艦的建造工作在一九四二年初開始,到一九四四年初才完成。也就是說,在一九四四年之前,美國海軍只有六艘艦隊航母可用。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
要知道,中國海軍已經有六艘艦隊航母了,而且有配套的十二艘大型巡洋艦與防空巡洋艦,還有六艘快速戰列艦。到一九四二年,中國海軍還能獲得三艘艦隊航母,以及與之配套的戰艦。到一九四三年,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數量將增加到十二艘,是美國海軍艦隊航母數量的兩倍。即便“埃塞克斯”級從一九四四年初開始服役,而且以每年六艘的速度加入美國海軍的戰鬥序列,也要等到一九四五年底,美國海軍才有望在艦隊航母的數量上超過中國海軍。
當然,前提是美國海軍沒有在戰鬥中損失一艘艦隊航母。
顯然,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對未來,尼米茲有著極為清楚的認識,也非常深刻的認識到,美國海軍唯一的機會就是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儘可能的保住現有的航母,並且盡最大努力在海戰中擊沉中國海軍的航母。
問題是,有這種可能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中國海軍最先認識到航母的重要xìng,而且最先集中力量發展航母,還最先在海戰中讓航母充當主力,甚至是依靠航母擊敗了日本海軍。可以說,在海軍航空戰術方面,中國海軍遠遠領先於美國海軍。
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有太多的實戰經驗,而美國海軍還是一張白紙。
在正常情況下,美國海軍沒有任何可能擊敗中國海軍,至少不可能在勢均力敵的海戰中取得勝利。
為此,美國海軍就得另闢蹊徑,解決航母不足所造成的問題。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儘可能多的建造航母,哪怕是那些只能搭載二三十架飛機的小型航母。
事實上,這還不是美國海軍最嚴重的問題。
相對而言,僵化的制度造成的影響更大。
要知道,此時美國海軍的編制與指揮體系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相比,基本上沒有本質上的變化,即依然分成太平洋艦隊與大西洋艦隊,而且所有戰艦都置於兩大艦隊的之下,嚴重缺乏靈活xìng。
尼米茲首先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艦隊出港的當天晚上,尼米茲就給海軍部長髮了一封電報,提到以戰區來設定艦隊司令部,並且把艦隊司令部置於戰區司令部之下,負責指揮該戰區的艦隊,而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只負責協調各個戰區的作戰行動,並且統一管理所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