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原因很簡單,沙皇決定擴充海軍的根源不是增強波羅的海艦隊,而是應對遠東地區出現的威脅。

不管怎麼說,馮承乾為帝國海軍擴充艦隊規模找到了一個較為充分的理由。

拿到錢是一回事,怎麼花掉錢是另外一回事。

順利獲得撥款後,馮承乾花了一個月,專心處理海軍的技術問題,詳細規劃計劃建造的新式主力艦。

十多年下來,馮承乾對帝國的技術實力也算了如指掌。

相對而言,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火炮、特種鋼材等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勢。比如甲午戰爭的海戰就已證明,帝國製造的大口徑火炮的效能超過了英國火炮,甚至比口徑更大的英國火炮都有優勢,而帝國製造的裝甲鋼也更加優秀。可是在一些較為傳統的領域,比如動力系統上,帝國就沒有任何優勢了。

可以說,戰艦的動力系統是帝國最大的軟肋。

在規劃新式主力艦的時候,馮承乾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即再過五年,帝國也不一定能夠製造出可用的蒸汽輪機,而英國在兩到三年之內就有能力製造出實用的蒸汽輪機,在動力系統上保持優勢。

沒有更好的選擇,馮承乾只能採用原來的套路,即在開發新技術的同時,在戰艦上採用成熟的動力系統,並且留下足夠的餘量,以便在將來透過更換的方式進行改裝,延長戰艦的服役期限。

當然,帝國的造艦能力也絕非一無是處。

得益於先進的火炮技術,帝國戰艦可以採用口徑較小的火炮,獲得與英國海軍同類戰艦相當的火力。只是在設計上,為了便於今後進行改裝,馮承乾堅持採用三聯裝炮塔,而不是更容易接受的雙聯裝炮塔。

因為技術進步迅速,所以在主力艦的建造方式上,馮承乾依然採用了小步快跑的方法。

按照他的安排,在未來五年之內,帝國將分成五個級別,總共建造八艘主力艦,其中三個級別兩艘,兩個級別只造一艘。

只是,為了節省設計費用,馮承乾提出了一個非常超前的概念“標準艦型”。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即幾個級別的戰艦採用相似的艦體設計,只是根據需求、技術、建造能力等因素,調整各項效能指標,採用不同的配製,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設計費用。

雖然這個概念很超前,但是很快就被帝國的艦船工程師採納了。

一八九九年,威廉港造船廠向帝國海軍部提交了新式戰艦的設計規劃。因為多次與馮承乾合作,所以威廉造船廠的工程師非常清楚海軍戰爭大臣的喜好,在設計的時候充分照顧了馮承乾的需要。經過一個月的審議之後,馮承乾正式批准了該型戰艦的建造計劃,並且由威廉皇儲命名為“拿騷”級。

與馮承乾熟知的“拿騷”級不同,這種採用十二臺燃煤鍋爐、三臺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的戰艦隻有一根菸囪,三座三聯裝炮塔以二前一後的方式集中佈置在戰艦的縱軸上,八座雙聯裝一百五十毫米副炮炮塔則佈置在前後艦橋兩側。得益於此,“拿騷”級能在側舷方向上發揮出百分之百的主炮、與百分之五十的副炮火力,最大限度的縮短了主裝甲帶的長度,有效提升了防護強度。

相對而言,“拿騷”級最大的問題,在於二號炮塔的位置偏高,導致戰艦重心上移,航行穩定性不夠理想。

當然,這算不上大問題。

在後期改進的時候,“拿騷”級取消了艦首與艦尾的輔助裝甲,在主裝甲帶外面增加了輔助裝甲,還提高了水平裝甲的厚度,使吃水深度增加了零點四米,在降低了幹舷高度的同時提高了航行穩定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拿騷”級是第一艘“無畏艦”。

雖然受技術限制,“拿騷”級沒有采用蒸汽輪機,使用的仍然是高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