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茨-約瑟夫發去電報,重點闡述了帝國的立場,並且希望奧匈帝國能夠履行秘密同盟條約,在帝國與法國開戰之後出兵攻打法國。
雖然奧皇沒有做出正面答覆,但是德皇也沒有指望得到實質性支援。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與英國都不肯妥協的情況下,壓力全部集中到了法國身上,即法國不肯讓步,戰爭就會爆發。
法國能夠從這場戰爭中獲得好處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不管這場戰爭的結果如何,有兩點可以肯定。一是法國就算完全佔領了摩洛哥,其戰略價值也不夠明顯,因為法國在地中海與大西洋方向上並不缺乏港口,而且英國絕不容許另外一個國家扼守直布羅陀海峽。二是大戰真的打起來,戰火肯定會在法國的領土上燃燒,遭到荼毒的不是英國,而是法國。
明白這兩點,也就看得出,法國別想在戰爭中牟利。
那麼,適當的妥協,成為法國的最佳選擇。
七月二十四日,法國駐德大使向帝國外長伯恩斯托夫遞交了外交照會,表明法國願意在殖民地補償問題上與帝國進行談判。
顯然,這正是德皇想要達到的目的。
只要法國肯服軟,就算沒有割讓多少殖民地,也足以確保帝國的顏面,從而鞏固帝國在歐陸上的強權地位。
做為談判的先決條件,德意志第二帝國將從阿加迪爾港撤走,只留下“豹”號炮艦保護當地的德國商人。陸地上,帝國陸軍的演習將在七月三十一日結束,並且把法德邊境線上的駐軍減少到危機爆發前的水準,法國則承諾不進行軍事動員,駐守邊境的部隊將整體後撤五公里。
八月一日,德法雙邊談判正式在波恩開始。
這一天,馮承乾也回到了柏林。
雖然談判持續了好幾個月,要到一九一二年二月份才會結束,但是談判的基調在開始前就已確定了下來。法國肯定得割讓一部分殖民地,帝國想要獲得較為富庶的地方,而法國肯定只想割讓一些貧瘠的殖民地。
當時,德皇全盤採納了馮承乾的建議,即明確一個核心。
這個核心就是:法國必須把臺灣、及其附屬島嶼割讓給德意志第二帝國,再爭取獲得越南、柬埔寨、寮國等法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如果無法實現後者,則要求法國割讓一塊西非地區的殖民地。
馮承乾的目的很簡單:建立一條繞過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前往遠東的航線。
只要有了這條航線,準確的說是在航線上有足夠的支承點,就能增強帝國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與控制力。如果大戰在幾年之後爆發,那麼英國就不得不花費更大的力氣,消除帝國在遠東地區構成的威脅,從而削弱英國在北大西洋上的軍事存在,為帝國海軍創造以少勝多的機會。
德皇極有戰略眼光,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毫無保留的支援馮承乾。
當然,談判進行得並不輕鬆。如果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堅持要求法國割讓臺灣,談判也持續不了這麼久。
也就在德法進行談判的時候,遠東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大清宣統皇帝宣佈退位,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大清皇朝終歸滅亡。
大清滅亡,並不表示這個古老的東方國都的苦難就結束了。
這場變革的過程,也與馮承乾的預測截然不同。
雖然在此之前,大清國內爆發了數十次反帝起義,但是都不成氣候,真正把大清送入墳墓的不是革命者,而是大清培養的新軍。逼迫宣統皇帝退位的,正是甲午戰爭中嶄露頭角的袁世凱。
只是,好景不長。
不到一個月,一九一二零初,袁世凱就在準備登基稱帝的前一日,遭到一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