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亞與中亞投入重兵,紅俄已無轉圜餘地,根本不可能在兩條戰線上,在與兩個最強大對手的戰爭中取勝。就算德軍無法趕在冬季到來之前攻佔莫斯科,中德軍團也能在此之前順利會師。也就是說,哪怕紅俄堅持到了一九四三年,在下一個夏季到來的時候,依然會被中德聯軍擊敗。

如此一來,到一九四三年,中國陸軍將富餘大量兵力。

在此之前,吳鐵生已經提出,最遲在一九四三年開闢第二戰線,並且發動攻打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

吳鐵生的建議,得到了劉伯恩,以及空軍司令劉亞光的支援。

從政治上講,中國陸軍確實應該開闢第二戰場了。

要知道,打到這個時候,中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的戰鬥,政治影響並不大,最多隻算得上協助德軍作戰。別忘了,紅俄的中心在歐洲地區,而不是幅員更加廣闊的亞洲地區,只要紅俄能夠在歐洲戰場上擊敗德軍,就有能力在亞洲戰場上擊敗中**隊,因此中**隊在亞洲戰場上的作戰行動,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牽制住了紅俄的數百萬大軍,為德軍在歐洲戰場上取勝提供了幫助。

可以說,在大陸戰場上,中國陸軍起不到主導角色。

問題是,中國卻在大陸戰場上獲得了最多的好處。用德軍總參謀長曼斯坦因元帥的話來說,中國在晚參戰一年的情況下,獲得了紅俄四分之三的土地,百分之七十的資源,以及數千公里的戰略縱深,而德軍在早參戰一年,在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之後,獲得的僅僅是難以控制的歐洲部分。

當時,中國當局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在高層會議上,劉伯恩就多次提出,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對中**隊在其他戰場上的無所作為感到嚴重不滿,多次要求中國開闢新戰場,減輕德軍在其他戰線上的壓力,承擔應盡的義務。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某些將領與政治家眼裡,把大陸戰場排除在外的話,中國所做的貢獻甚至比不上義大利。不管怎麼說,義大利在北非牽制住了大量英軍與美軍,而且是攻佔直布羅陀要塞的主要力量,更幫助德意志第二帝國奪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權,切斷了英國到印度的海上航線。

當然,這種觀點肯定有失公允。

要知道,大陸戰場並非中國的主戰場,太平洋戰場才是中**隊的主戰場,而且在這個戰場上,中**隊一直在孤軍奮戰,沒有得到任何盟國的實質性援助與支援,而太平洋戰場又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中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戰局會變成什麼樣子?

首先,美國肯定不會把主力艦隊部署在太平洋,而是會用在大西洋,與英國皇家海軍聯合之後,獲得絕對的兵力優勢,甚至有機會徹底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義大利海軍,讓同盟國集團喪失制海權。如此一來,義大利就不可能奪取地中海的制海權,德意聯軍也就不可能在北非戰場上取勝。至於攻佔蘇伊士運河與直布羅陀要塞,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無法對英國造成戰略性打擊。

其次,美國大可以向英國派遣遠征軍,並且以英國為前進基地,在適當的時候反攻歐洲大陸,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為此就得在西歐部署足夠多的兵力,並且耗費大量資源修建海岸堡壘。

最後,美國可以把消耗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物資用在歐洲戰場上,增強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略打擊力量,從根本上削弱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潛力,甚至透過戰略轟炸摧毀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基礎。

可以說,正是中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佔據了主動權,才使得美國必須以太平洋戰場為重,不敢大舉向歐洲戰場派遣兵力,甚至沒能在大西洋上保持一支規模足夠大的艦隊,使得英國的處境越來越艱難。

只是,除了太平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