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6部分

劭諛芄蝗菽傻�31艦隊了。

在此情況下,第31艦隊別說在西南太平洋上作戰,能不能安全返回本土都是個問題。

甚至可以說,只要中**隊不急於登上澳洲大陸,就完全可以依靠新喀里多尼亞,用對付日本的方式來對付澳大利亞,即透過長期的戰略轟炸與戰略封鎖,讓澳大利亞成為美軍的墳墓。

顯然,美軍必然會用盡辦法守住新喀里多尼亞。

守住新喀里多尼亞的關鍵,正是奪回制海權,也就得在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

顧祝同看得非常清楚,這將是斯普魯恩斯、或者說美國海軍在西南太平洋上反敗為勝的最後機會。

錯過這個機會,就算美軍保住了第31艦隊,也將毫無懸念的輸掉西南太平洋戰爭。

美國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雖然在馬爾地夫海戰之後,連美國總統羅斯福都認識到,澳大利亞是一塊雞肋,打輸打贏都沒有太大的意義,但是美軍在此已經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而且向澳洲投入了大量兵力,如果放棄澳洲,在政治上肯定說不過去。

事實上,在是否堅守澳洲的問題上,美英當局已經形成公識。

當時,美英雙方在對待澳大利亞的態度上,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轉變,而且就與馬爾地夫海戰有關。

在此之前,英國當局還幻想著能夠奪回印度洋的制海權。

根據戰後公佈的資料,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丘吉爾在寫給羅斯福的sī人信件中提到,如果英國皇家海軍奪回了印度洋的制海權,就將出兵西南太平洋,向澳大利亞派遣一支規模不低於五萬的遠征軍,而美國則應該在中東戰場上增加同等數量的兵力,緩解英國在中東戰場上的壓力。在回覆丘吉爾的信件中,羅斯福基本同意這一安排,並且答應向中東派遣兩倍於英軍的兵力。

由此可見,當時英美的最高領導人都非常樂觀。

可惜的是,馬爾地夫海戰的結果,徹底粉碎了羅斯福與丘吉爾的美夢。

顯然,在沒有制海權的情況下,別說美國不可能向中東派遣作戰部隊,連英國都無法增強在地中海以東地區的軍事部署。至於向澳洲派遣遠征軍,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英國根本就無兵可派。

這樣一來,羅斯福不得不鄭重考慮是否到了放棄澳大利亞的時候了。

雖然西南太平洋牽制住了中國的大量兵力,還讓中國消耗了大量戰爭物資,但是總體上依然是中國佔了便宜。僅從海軍損失上看,中國就佔了大便宜。美國海軍在這裡已經損失了四艘艦隊航母與四艘小型航母,而中國海軍只損失了一艘艦隊航母,讓雙方的海軍艦隊規模差距大幅度擴大。

別忘了,在美國參戰的時候,雙方海軍沒有明顯差距。如果把其他戰艦、特別是戰列艦算上,美國海軍還有微弱優勢。

在戰鬥傷亡上,中**隊也佔了很大的便宜。

到一九四二年七月底,美軍已經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傷亡了近七十萬人,其中有近五萬是精銳的海軍官兵,而中**隊的傷亡總數肯定不到二十萬,海軍官兵的傷亡數字還不到美軍的十分之一。

繼續拼下去,美軍也不可能佔到便宜。

更重要的是,即便不考慮雙方民眾對戰爭的態度,美國承受戰爭損失與傷亡的能力也不如中國。

要知道,在一九四一年底,中國就基本上完成了分三個階段進行的戰爭動員,國家全面進入戰爭狀態,幾乎所有國家力量與資源都開始為戰爭服務。美國晚參戰一年,因此要到一九四二年底,才有望完成戰爭動員,也才能夠把戰爭潛力全部爆發出來,而在此之前,美國的戰爭承受能力顯然不如中國。

如果從交戰集團的層面上看,那美國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