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部分

無法糾正之前犯下的錯誤了。

這個晚上,顧祝同也沒有休息。

下午的時候,戰區司令部發來訊息,警告顧祝同,第51艦隊有可能已經暴露行蹤,因為後方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站截獲了美軍潛艇發出的電報,而且大致判斷出了美軍潛艇的發報位置。在結合第51艦隊的航行情況,就能推斷出,這艘美軍潛艇很可能是在發現第51艦隊之後發出的電報。

這下,顧祝同有點擔憂了。

雖然在傍晚的時候,戰區司令部又發來了一封電報,讓顧祝同稍微放心了一些,即根據對美軍電文內容進行分析,以及附近美軍的無線電活動情況,美軍應該還沒有對潛艇發回的電報引起重視。但是顧祝同依然不敢掉以輕心,因為連魯志剛都對海軍科技處搞的那些高科技玩意持懷疑態度。

這裡,必須提到兩項關鍵技術,即可移動無線電監聽與測向平臺與密碼破譯。

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裝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問世。雖然在一戰中,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裝置的使用面並不廣,主要是無線電裝置並不多,而且電子技術不夠先進,但是到了一戰之後,該領域的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無線電監聽與測向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只是,大戰初期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裝置對定位都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採用三角測位法的時候,需要精確確定兩部無線電測向裝置的準確位置,才能夠計算出無線電發射源的準確位置。

如此一來,在測位的時候,只能使用固定部署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站。

事實上,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就成立了專門的無線電作戰部隊,而且直接配屬給港口與基地司令部。在大戰初期,這支部隊非常活躍,幾乎是戰線推進到什麼地方,他們就會出現在什麼地方。道理也很簡單,只有在前線架設固定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站,才能更有效的監視敵人的無線電活動。

問題是,固定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站,嚴重缺乏靈活性。

如果在地面戰場上,問題還不是很大,可是在海洋戰場上,問題就嚴重了。

要知道,在廣袤的海洋上,並不是隨處都有可以架設無線電監聽與測向站的島嶼,而且海戰戰場往往離島嶼數百公里,有的時候離己方控制的島嶼上千公里,而工作在短波頻段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裝置的截獲距離不會超過五百公里,有的時候連兩百公里都不到,而工作在長波頻段的無線電監聽與測向裝置只能截獲遠端通訊,對戰術通訊沒有多大作用,戰術價值也就不會太高。

在海戰中,戰術通訊比遠端通訊更加頻繁,價值也更加巨大。

受此影響,在一九四零年底,海軍就委託幾家從事無線電裝置研製與生產的廠家,開發專門用在戰艦上的高精度無線電測位裝置。

當然,研製難度非常大。

雖然大型戰艦的尺寸巨大,但是與戰場相比就太渺小了,僅相當於一個點,而在三角定位法中,一個點是不可能確定目標位置的,至少需要與目標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個點,才能確定目標位置。

唯一行得通的辦法,就是在兩艘戰艦上安裝測向裝置。

問題是,如何確定兩艘戰艦的精確位置?

可以說,在海戰中,特別是在進入戰鬥狀態之後,根本無法精確測定兩艘戰艦的相互位置。

從事後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笨的辦法。

要知道,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是依靠技術,即研製精度更高的無線電測向裝置,而不是設定更多的測向點。

只是,在大戰期間,戰爭需求根本不可能等到技術成熟的那一天。

最終,海軍採用了一個非常直接的辦法,就是弄幾艘專門的無線電監聽與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