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力打贏這場戰爭,頂多爭取到停戰的結果。
因為不能戳穿丘吉爾的謊言,所以羅斯福也就不能拒絕丘吉爾的提議。
只是,羅斯福也留了一手。
在與丘吉爾商量的時候,羅斯福明確提出,美軍堅守澳大利亞有一個前提條件,即丘吉爾必須在兩個月之內兌現承諾,關鍵就是向西南太平洋派遣遠征艦隊,不然美軍將從一九四三年一月初開始撤軍。
羅斯福這麼做,等於把難題交給了丘吉爾。
十一月二十二日,尼米茲回到珍珠港。
按照羅斯福的安排,在年底之前,美軍不得從澳大利亞撤退,如果丘吉爾兌現了承諾就得堅守澳大利亞。如此一來,美國海軍也就有了新的使命,即在年底之前,阻止中**隊進攻澳大利亞,而且到一九四三年初,必須得保證通往澳大利亞的航線不被切斷,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從澳大利亞撤軍。
這看私簡單的任務,卻難住了尼米茲。
顯然,向西南太平洋派遣艦隊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尼米茲手裡也沒有可以用來奪回制海權的艦隊。即便把八艘小型航母都派過去,也不可能抗衡中國海軍的第五艦隊,甚至不夠中國艦隊打。
這樣一來,就只能設法在其他戰場上牽制住中國海軍了。
說白了,在攻佔了新喀里多尼亞之後,中**隊在什麼時候登陸澳洲,不是由陸軍與陸戰隊決定的,而是由海軍決定的。主要就是,在登陸澳洲的戰鬥中,海軍艦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別忘了,新喀里多尼亞距離澳洲大陸也有一千多公里呢。
雖然對重型與中型轟炸機來說,這個距離不算遠。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亞的重型轟炸機可以轟炸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所有重要城鎮,中型轟炸機則能轟炸沿海地區的大城市。但是對戰術飛機來說,這個距離依然太遠了。問題是,在戰場上,重型與中型轟炸機不可能完全取代戰術飛機。別的不說,轟炸機就需要戰鬥機護航,而在中**隊中,只有雙發重型戰鬥機有這麼遠的作戰半徑,而重型戰鬥機並不適合在白天作戰,其主要活動時間在夜晚,適合在白天活動的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不到一千公里,也就無法為轟炸機提供全程掩護,使得轟炸機在白天的作戰效率不會高到哪裡去。
如此一來,艦載航空兵就不可否缺了。
可見,只有在中國海軍艦隊做好了準備的情況下,中**隊才會發起攻打澳洲的登陸作戰行動。
按照尼米茲的判斷,中國海軍肯定會把五艘艦隊航母留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如果有必要,甚至會從第二艦隊抽調一艘艦隊航母,讓六艘艦隊航母組成兩支航母戰鬥群,輪番執行作戰任務。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海軍能夠投入西南太平洋戰場的極限了。
要知道,不管怎麼樣,只要斯科特的第二印度洋艦隊還在孟買港裡,哪怕是所有官兵都在岸上曬太陽,中國海軍就得在印度洋上保留一支以艦隊航母為核心的艦隊,而且至少需要一艘艦隊航母。
如果能夠迫使中國海軍向其他戰場上派遣艦隊航母,也就有望破壞中**隊攻打澳洲本土的作戰行動,至少能夠使中**隊推遲登陸作戰行動,而尼米茲需要的也就是這一點點時間。
在尼米茲做出決定之後,戰術上的麻煩就落到了斯普魯恩斯的肩膀上。
回到珍珠港之後,尼米茲就找到斯普魯恩斯,非常直接的問了一個問題,即依靠現有的幾艘小型航母,有沒有把握在一場戰術反擊中擊敗中國海軍,至少給予中國艦隊重創,讓中國海軍從西南太平洋上抽調兵力。
顯然,斯普魯恩斯非常驚訝。
要知道,當時可供他指揮的只有四艘小型航母,而中國海軍的第五艦隊裡也有四艘小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