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進了門,姜老爹開口說道:“杉子嚷嚷著餓了,我這兩日獨自在家,也不願動火做飯,便帶著他回這邊來了。”
如意臉上掛著笑眯眯的神情,說道:“阿爺,這可巧了,我本還想著過去老宅喊你們吃飯,這下不用跑一趟了。您快些坐下吃飯。” 說完,又將上午採摘羊菇的事情詳細地敘述了一遍。
姜老爹少時也算小貴之家,聽說過羊菇的珍奇,能食用者非富即貴,普通人家買不起,也不識貨,因而,姜老爹向如意提議,若要將羊菇順利售出,非得前往縣城找尋大酒樓或者富貴人家。
一旁的劉氏聽聞姜老爹所言,雙眸之中頓時閃過一抹亮色,趕忙開口說道:“爹,要不咱明日問問老薑叔去不去縣城?咱搭乘牛車前往,便是多出些文錢也無妨。如此一來,還能順便瞧瞧老三腿傷恢復得怎樣了。”
往嘴巴里正扒拉飯的杉子聽到明日要去縣城,嘴裡噴著飯粒,嘟噥著:”我想爹爹了,能見到爹爹太好了。“
農村人家,沒有食不言寢不語之說,在一頓飯間,也把明日的行程敲定。
晌午飯後,杉子跟姜老爹去了老宅認字,劉氏在聽聞如意上午滑倒,跌落坡底後,心中擔憂不已,於是決定下午陪同如意一道外出,娘倆鎖好房門,就攜伴去往後山林子。
如意家與後山林子之間的距離,粗略估算的話,大概僅有二百米左右。姜家村依臨著一條小溪而建,溪水潺潺,自山上蜿蜒而下。如意家是從老宅分支出來的,新宅便坐落於村尾之處。與如意家相鄰的幾戶人家,大多是後來才搬遷至此的外姓人家。
如意家隔壁就是又愛找杉子玩,又總會仗著強壯時不時欺負杉子的李石頭家,中午時分,石頭娘張翠花就隱約聽到如意娘在說什麼寶貝,這又見娘倆鎖門往後山走,好奇心頓起,趕忙疾步上前攔住二人,滿臉急切地問道:翠娥妹子,你們這是在山中發現了什麼寶貝?上午就見到如意揹著簍子從山上回來,這會子又去,莫不是遇到值錢的山貨?“
劉氏和張翠花做了多年鄰居,對她脾性也多少了解,張翠花就是愛貪些小便宜,嘴巴碎,但好在並未存著多少惡意與壞心眼。
但是,姜老爹也說了羊菇的珍貴之處,這肯定不好宣揚出去,於是劉氏搪塞道:”哪有什麼寶貝,就是一些蒲公英,如意說哪裡蒲公英花嫩,長得又大又好,上午沒踩摘完,下午還嚷著要去,我就陪她走一趟。“
張翠花一聽就是些常見的野菜,頓感失望,說道:”翠娥妹子,我瞧你可太寵溺如意了,田間地頭到處都有蒲公英,山上長得再好,曬乾了也賣不上幾個錢。“
劉氏笑著道:”這不是如意病剛好,我也不放心她自己總往山上跑,就陪她這一遭。“
張翠花腦海中浮現出前一個月如意那病懨懨的模樣,不禁說道:“那倒也是,如今如意和芳霏都已經痊癒,你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對了,你家老三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劉氏正欲開口回應,如意卻悄悄拉了拉劉氏的衣袖,那眼神裡滿是暗示,盼著母親能早點結束這個話題。畢竟這翠花嬸子一旦開啟話匣子,便如那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東拉西扯個沒完沒了。
劉氏心領神會,輕拍了拍如意的手,而後帶著歉意對張翠花說道:“翠花姐,老三他腿已經去縣城救治,公爹說沒多大問題,勞你掛心了。只是這會子天色也不早了,我和如意得抓緊時間去採摘蒲公英,不然等天黑了,山路可就不好走了。”
說罷,劉氏便帶著如意匆匆與張翠花作別,沿著蜿蜒的小徑向後山快步走去。一路上,如意小聲嘟囔著:“娘,這翠花嬸子每次都這樣,一聊起來就沒個完,咱可得快些,不然耽擱採摘羊菇呢。” 劉氏微笑著點頭,腳下的步伐愈發加快了幾分。
到了上午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