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心裡都門兒清,如意家給的工錢那叫一個高,中午還管上了有滋有味的肉菜,所以打從一開始,就鐵了心要從早幹到晚。這會兒冷不丁聽說還能歇個晌,那可真是求之不得,自然都忙不迭地點頭答應。
其實,大傢伙一看到這滿滿當當、香氣撲鼻的肉菜,還有剛出籠、熱氣騰騰的饅頭,這些平日裡為了家裡操勞的漢子們,心裡都跟姜長髮一個想法,就想著帶些回去給家裡人嚐嚐。
如意的話一出口,可算是說到大夥心坎裡去了,眾人都端著飯碗,樂呵呵的返回家中。
趕了一上午路的姜老爹,肚子早就咕咕叫了。瞧見給大夥分完飯菜後,大鍋裡還剩了些,便拿起一旁的飯碗,抄起勺子,滿滿當當盛了兩碗菜,一碗遞給老薑頭。兩人也不講究,就地蹲下,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如意擔心兩位老人家吃飯太急噎著,趕忙端來兩碗綠豆湯。就這樣,姜家人在這野外吃起了飯。
雖說天熱了些,可一瞧著自家新打下的那片山頭,心裡都覺著美滋滋的,這頓飯吃得別有一番滋味。
姜老爹吃得差不多了,便開口說道:“騾小夥就留在家裡用吧,芳霏說再去買一輛車,用在鋪子那邊。”
正低頭啃草的騾小夥,像是聽懂了姜老爹的話,聽到喚它,立馬抬起頭,“咿 —— 啊” 地叫了一聲。這一叫,可把眾人逗得哈哈大笑,都笑稱這騾子簡直成精了。
吃完野餐,一家人收拾好東西,放上騾車,拉回了姜家小院。閒不住的姜老爹在皂角樹下歇了一小會兒,就又跑到後院檢視柵欄的情況。
他一會兒量量這兒,一會兒算算那兒,琢磨了好一陣子。隨後,他帶上工具,拉著姜里正和老薑頭,趕著騾車過橋,朝著村對面的山坡走去,那邊有成片的白蠟樹,用這白蠟樹做柵欄,結實又耐用。
這三位老當益壯的老夥計,再加上年輕力壯的騾小夥,幹活很是麻利了。也就一個半時辰的工夫,就砍好了樹,滿滿當當載了一車回來。
姜里正坐在車轅上,眼睛望著不遠處的水田,想起今早去田裡時,路過老宅田地看到的情景,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哥啊,有件事兒我一直納悶,咱們差不多時候種的稻穀,你家的咋發芽這麼快呢?”
姜老爹滿臉笑意,樂呵呵地說道:“這可都是如意丫頭想出的法子,說是稻穀催芽法。要不是時間上趕不及,還能用育秧法呢。咱們就照著如意說的試了試,沒想到這稻穀真就冒芽早了不少,而且比往年都要壯實。回頭我讓如意給你好好講講。”
姜里正一聽是如意琢磨出來的法子,不禁好奇心大起,問道:“如意丫頭咋會知道這些個門道呢?”
姜老爹臉上依舊掛著笑,略帶掩飾地說道:“還不是早前我爹回鄉時帶回來的那本雜書,如意對書上的內容感興趣,就留了心,記了下來。可惜啊,那本書如今找不著了。”
三位老夥計在後院忙著卸樹,如意正在檢視鵪鶉房,一抬眼瞧見阿爺們忙得熱火朝天,便去前院端來綠豆湯。
她走到三位老夥計跟前,說道:“阿爺們,喝碗綠豆湯解解暑,歇會兒吧,可別累壞了身子,幹活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
趁著坐下歇息的工夫,姜里正又把之前問姜老爹的事兒拿出來問。
他身為一村之長,一直把帶著大夥過上好日子當作自己的責任。如今村裡出了個能讓稻穀長得更好的好法子,他自然得問個明白。
其實,就算里正爺爺不來問,如意也打算主動找他說這事。當初泡種子的時候沒吭聲,是因為沒有實際成果,就算說了,大家也多半不會信,何必費那口舌。
如意心裡清楚,實踐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有了曲轅犁和催芽法的成功例子,往後再講些耕種知識,大家也就更容易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