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村口情報站

姜長樂和姜錦華才與各自的孃親近一晚上,雖心中不捨,但想到今日傍晚還要返回繡坊,只能依依不捨朝馬車揮著手。

作孃的哪有捨得下兒女的,可家內家外的事都需操持,這在縣城耽擱幾天,家中的田地也是惦記的狠,那可關係著全家的口糧。

看著眼前的母女分別,如意心中感慨:過日子大抵就是如此,家人有分有合,日子有酸甜苦辣,每個人都為前程奔波,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平凡又不凡的故事。

在通往姜家村的官道上,一輛馬車快速行駛著,這速度上來了,顛簸的程度也是直線上升,看著爹慘白的臉色,如意貼心提議,讓小雙慢些趕車。

如意又想到來時跟著五爺爺的那比走路快不多少的牛車,不禁陣陣心酸,這古代交通工具著實不便利,還有這路況也是真的差。

車上的幾人或低聲交談,或昏昏欲睡,或胡思亂想,經過一個半時辰的顛簸後,總算到了姜家村的岔路口。

小雙看到官道通往姜家村小路的崎嶇後,跳下車轅,由趕馬改成牽馬,為照顧病患,把馬車速度放到最慢,眾人也不好意思坐在馬車上,除姜老三外紛紛下車。

待到了村口,走在前面給小雙帶路的如意和芳霏看到幾個婦人正坐在那顆大槐樹下乘涼,縫補衣服。

兩人心中都想到一個詞“村口情報站”。

此處的妙處在於傳播訊息的速度和離譜程度。

譬如,村頭死了只雞,傳到了村尾變成死了個人。

村中的大黃狗走了過去,都怕被造謠村中的翔是被它吃光的。

此處能讓你身敗名裂,也可以讓你風生水起。

當你路過這裡時候,你的人生就多了好幾個劇本。

如意、芳霏相視一眼,雙雙甩頭,心下默唸:不能怕!

如意雖然有些社恐,但好在芳霏是個社牛人士。

遂芳霏率先邁動腳步,臉上掛著乖巧笑意,脆生生地打招呼:“嬸子、大娘們好,這天怪熱的,在這兒做活兒倒涼快些。”

婦人們聞聲抬眸,瞧見是芳霏,臉上紛紛綻放出笑容。翠花嬸子放下手中針線,抬手招呼道:“喲,是芳霏啊,你們可算回來了!呀,這還坐了馬車呢!你們爹現在怎麼樣了?”

交談間,翠花嬸子欲起身上前,看看馬車上的情形。芳霏一看這還得了,讓這幾個嬸子、大娘把馬車圍住,不知過多久馬車才能走動。

於是,芳霏緊走兩步,一把拉住翠花嬸子,親切的說道:“嬸子,勞您掛心,爹已經接回家靜養了,大夫說養上一個月,腿就能下地了。”

芳霏拉住翠花嬸子搭話的同時,朝著如意輕眨了幾下眼睛,示意她帶著小雙趕緊回家。

如意心領神會,同幾個嬸子、大娘們打過招呼後,快步的朝前走去。

落後幾步的姜家其他人,也是歸家心切,紛紛與幾個婦人寒暄後,也快步走向村中。

只留下芳霏與幾個嬸子、大娘們坐在大槐樹下嘮著家長裡短。

快步走出“村口情報站”視線圈的如意,長舒一口氣,總算是逃離了那如芒在背的感覺。

為了避免自己被討論,芳霏決定加入嬸子、大娘們,成為她們中的一份子,套好交情,死磕到底,她們不走,自己就不回。

此時,已是午時,一般鄉下人都是一日兩餐,分別是辰時和申時。

姜家人素來是三餐的習慣,少時姜老爹是縣令家的小少爺,從未短過吃食,雖然後來姜老太爺被罷官回鄉,但是未被牽連抄沒家產,所以姜家人還是有些銀兩傍身的。

只不過,隨著子孫後代讀書的花銷,姜長業的敗家,銀子只出不進,這兩年才捉襟見肘起來。

但自幼養成的飲食習慣,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