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改造茅廁

當如意回到姜家小院,只見姜老爹已經趕著騾車回來了。

他老人家滿面春風,喜氣洋洋,小杉子也正擦拭著額頭的汗珠,一臉愉悅。唯有姜老三頭髮略顯凌亂,面色蠟黃,正坐在廊下躺椅上。

如意心中好奇,忙向小杉子問道:“咱爹這是咋啦?出去一趟怎就這般模樣?”

小杉子正樂呵著,想了想,說道:“沒咋呀,就是咱阿爺帶著我們去兜風,大家都挺歡喜的。”

如意心下狐疑,又把目光投向自家爹。姜長業心中暗忖:丫頭啊,我能說你阿爺是故意帶我出去的嗎?都怪我嘴賤,活該被折騰,等我養好了,這騾車想咋趕不就咋趕,幹嘛非要勞煩他老人家。想到此處,不免懊惱的嘆了口氣。

雖說心裡這麼憋屈地想著,但瞄到在身旁的老爹,嘴上哪敢吐露半個字兒。臉上立馬堆起笑,熱絡地對如意說道:“沒啥事兒,就是這天兒,熱得人發慌,有點沒精氣神罷了。

好吧,既然爹不願說,那便不問了。

正值中午時分,酷熱難耐,屋中悶熱得緊,一絲風也沒有。於是一家人便把飯桌搬到廊下,準備享用午食。姜家眾人邊吃邊讚歎,對如意的手藝誇讚不絕。

姜家並無 “食不言,寢不語” 的規矩,向來都是邊話家常邊吃飯。

如意放下手中碗筷,開啟話匣子,說道:“阿爺、阿奶、大伯母、爹孃,今日我找顧家嬸嬸幫我尋鵪鶉來養。咱家中沒有合適的房屋,我想著在後院起一間茅草屋,不需太大,不知大家覺得可行不?”

幾位長輩眼神交流一番,深知如意和芳霏向來主意大,但是對養鵪鶉一事,眾人心中還是沒底。姜老爹琢磨了一番,率先開口問道:“這鵪鶉可好養活?你給仔細說說。”

如意深知要徵得家人同意,自是得說得詳細些,便開口道:“阿爺、阿奶、大伯母、爹孃,這鵪鶉其實不難養。咱先做些合用的籠子,一排排擺在屋裡,地方得拾掇乾淨。鵪鶉最喜歡像春天那樣不冷不熱的溫度,夏天的時候,在屋裡把窗戶開啟透透氣,也就對付過去了。難就難在冬天,天寒地凍的,得想法子壘個火牆,屋裡才能暖和。還有,鵪鶉離不開光,白天得讓太陽照足了,到晚上,就多掌幾盞燈。吃食上,用穀子、豆粕啥的拌一拌就行,這小東西飯量小,吃不了多少。照我說的做,一準兒能養好。”

聽完如意這一長段話,姜阿奶抓住了兩個關鍵要點,“火牆” 和 “點燈”,於是開口道:“如意啊,這養鵪鶉是不是太費錢了,又是做火牆,又是點燈的。”

如意明白老人家這是心疼銀錢,趕忙寬慰道:“阿奶,這火牆做起來能一直用好多年,花不了多少銀子。點燈確實費些錢,不過鵪鶉養好了,鵪鶉和鵪鶉蛋都能賣個好價錢。您想想,咱們在集市上可曾見有人賣鵪鶉製作的吃食?”

聽完如意的話,姜家眾人心中的擔憂少了許多。又想到縣城鋪子每日的進賬,都是如意和芳霏的功勞,便覺得應該信她們。

如意見大家都接受了養鵪鶉的事,猶豫了下,心中覺得在吃飯時談論茅廁的事有些煞風景,但實在不想再忍受了,便試探著開口道:“爹孃,我想把咱家茅房改造一下,每次去我都擔心掉下去。”

說著便從袖中拿出畫好的圖紙,尋思著這裡沒有混凝土,不過古代自有古代的法子,蹲便處可用石頭從中間鑿個斜坡延伸到化糞池處。

如意拿著圖紙,這般如是、如是這般地解釋了一通。男人對建築天生敏感,姜老爹和姜老三倒是聽明白了個大概,覺得這方法做出來確實不錯,一來乾淨整潔,二來還沒什麼氣味。如意還說什麼後院發酵後的糞便,用來做肥料更好。

眾人尋思著除了費些功夫、花些銀錢,倒也確實方便不少。姜老爹自小做過少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