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嬸子小聲嘀咕道:“你們瞅瞅,上次翠娥來的時候,整個人灰頭土臉的,這次可真是鳥槍換炮了,一身新衣裳,看著那叫一個精神。”
另一個大娘立馬接話道:“就是就是,你們再瞧瞧那騾車,也是嶄新嶄新的,那騾子膘肥體壯的,買下來不得花老多錢吶。”
旁邊有人附和著,臉上滿是羨慕:“還有車上拉的那些好東西,啥糕點、布料的,看來這家人是發達了,劉發這下可享到女兒的福咯!”
這時候,一個年輕婦人抱著只母雞站在人群后面,剛才那些話她沒聽太清楚,心裡好奇得很,便開口問道:“嬸子、大娘,你們在這兒聊啥呢,這麼熱鬧?”
一位嬸子轉過頭,瞧見是張桂枝,便笑著說:“桂枝呀,你姐翠娥來啦……”
張桂枝一聽是劉翠娥來了,後面的話也沒心思聽了,臉一下子就拉了下來。她抱著母雞,氣沖沖地大步往家走,嘴裡還不停地嘟囔著:“哼,肯定又是來打秋風的!”
行至家門口,但見院門敞開,一輛騾車停在院內。自家那老實巴交的丈夫,正喜笑顏開著,與姜長業一道,從車上往下搬東西。
此時,劉達一手拎著羊腿,一手抱著粗布。張桂枝見狀,隨手把母雞一丟,轉身便將院門關好。
剎那間,她神色陡然一變,臉上綻出燦爛笑容,脆生生喊了句:“姐夫,您來啦!” 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姜長業手中裝著雞蛋的籃子,還有那提著的紅糖,目光中滿是熱切。
姜長業應了一聲:“哎,來瞧瞧爹孃。”
張桂枝笑意盈盈地說道:“來就來唄,還帶這麼多東西幹啥。” 嘴上這麼說,手卻很是誠實地伸向騾車上裝著白米的袋子。
六歲的劉清和四歲的劉妞妞,聽到孃親回來的動靜,歡喜得一蹦一跳地從堂屋門衝了出來,興奮地叫嚷著:“娘,姑姑來啦!”
如意緊緊跟在兩個小孩身後,手裡領著杉子,也走出了屋門,輕聲喚道:“舅母。”
張桂枝趕忙快步迎上前,瞧著如意和杉子,誇讚道:“呀,這如意丫頭真是越長越俊俏了。還有杉子,這虎頭虎腦的模樣,可愛得緊吶!”
劉氏慢了一步走出屋子,聽到弟媳婦平日裡難得對自家孩子這般誇獎,不禁詫異地瞧了瞧張桂枝的臉色。心想,到底還是錢財的魔力大。
平日裡,弟媳婦是有些小心眼,可歸根結底也是窮鬧的,莊戶人家過日子,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八瓣來花。
自家以前日子不好過,爹孃心疼,時不時送些吃食,塞幾個銅板過來,弟媳婦雖說每次都擺著臉色,可也從沒真阻攔過爹孃幫忙。
這般想著,劉氏心中原有的隔閡瞬間消散。她趕忙快步上前,拉住張桂枝的手,說道:“弟妹,也是有好些日子沒見了。今兒個就想著來看看爹孃和你們。”
張桂枝聽了這話,想起上次對大姑姐的態度,臉上泛起一絲尷尬的笑意,開口道:“姐,走,咱進屋坐。”
劉氏的母親蔡氏瞧著女兒和兒媳之間氛圍融洽,原本揪著的心可算是徹底放了下來。當孃的,誰不盼著自家子女能和和睦睦地相處呢。
姜長業把帶來的東西都放置妥當,隨後手提兩包糕點和兩包紅糖,走到劉老漢和蔡氏跟前,恭恭敬敬地問了好。接著,他便告知二老,自己打算去隔壁同窗家探望一番。
劉老漢和蔡氏心裡都清楚自家女婿和隔壁劉風的情誼,兩人臉上堆滿了笑容,連連點頭應許。
蔡氏轉身從一籃子雞蛋裡仔細挑出了十五個,裝入個小布袋,遞到兒子劉達手中,嘴上交代:“你跟著你姐夫,一同去看看你嬸子。”
張氏瞧見婆母這般撿雞蛋要送隔壁的舉動,心裡那叫一個肉疼,忍不住皺起了眉頭。她張了張嘴,本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