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火箭炮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蘇聯人開始不惜一切代價尋找可以利用的底盤。
這時美國人來幫忙了。
在北極航線開通後,大批美援物資源源不斷的透過英國運抵蘇聯。
其中最珍貴的當屬各種運輸車輛了。
美國的通用卡車的效能比蘇聯自己的卡車好的多。
因此蘇聯1943年以後生產的火箭炮幾乎都是以通用卡車為底盤,此外,蘇聯人還在美國卡車底盤上生產了36聯裝、48聯裝以及72聯裝的火箭炮。
此外,蘇聯人還研製出了一些裝在摩托車和摩托雪橇上的另類“喀秋莎”。
對於缺乏足夠震撼性武器的蘇軍來說,“喀秋莎”常常被當做壓箱底的寶貨,用在關鍵時刻,象這一次的突圍行動,蘇軍就集中了各集團軍所有的火箭炮,準備用它們砸開華軍的防線。
天空陰沉沉的,濃雲密佈,密集的彈幕彷彿要一下子將華軍陣地上一切生命全部毀滅一樣,蘇軍猛烈的炮火轟擊竟然持續了4個多小時,將包圍圈內所有庫存的炮彈幾乎全部打光,很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氣勢,給華軍的防禦工事和障礙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預先佈置在陣地內武器裝備也損失慘重。
儘管如同地震般天搖地動,使得所有的華軍都鑽進了掩體或地下室深處蜷縮起來躲避炮擊,但華軍官兵們都明白,這個前奏結束後即將迎來的是如同潮水般湧來的蘇軍步兵,當然,也許還會有些坦克。
在炮擊停止後不久,蘇軍的步兵和坦克的協調進攻如期而至。
蘇軍步兵進攻開始的長長的“烏拉”聲再度響起。
疲憊不堪的華軍再次進入防禦陣地,旋開手榴彈柄上的火帽,步槍子彈上膛,彈帶接入35式通用機槍,然後就注視著前方。
反坦克炮和榴彈機槍被推入陣地並隱蔽起來,炮口對準了敵人進攻的起方向。
很快,穿著黃色制服的蘇軍步兵又開始在華軍哨兵望遠鏡中出現,人數之多令觀察者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如螞蟻般從遠處密密麻麻的向華軍陣地一步步地靠近,但此時他們還沒有完全進入致命距離,因為今天規定等到敵人進入其所有武器射程內才能開火,所以現在華軍陣地上仍然一點動靜也沒有。
行進中的蘇軍步兵也只出一次短暫的“烏拉”聲,然後又歸於沉默,穿過曠野時的極度緊張氣氛導致他們呼吸急促而停止了吶喊,顯然每個人的心裡都對即將生的事情忐忑不安。
戰場上一時間變得出奇的寂靜,對雙方彷彿都是一種考驗。
突然,蘇軍步兵衝鋒佇列的正面像兩邊分開了一個缺口,一支T6o輕型坦克混編的縱隊從後面透過缺口插上在步兵前面變成橫向隊形——這是典型的蘇軍步坦協同進攻隊形——更進一步逼向了華軍陣地。
蘇軍T7o輕型坦克則用45毫米坦克炮向幾個可疑的華軍工事猛烈開炮,蘇軍步兵散兵線朝著華軍陣地猛衝而來。
很快,蘇聯坦克便進入了7o毫米滑膛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但華軍反坦克炮手一直耐心等到蘇軍坦克進入到2oo米的距離上才接連開火。
8。n初14oo米的鎢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由於中國豐富的鎢資源,鎢芯穿甲彈向來是濫用的)眨眼間穿過2oo米的空氣,瞬間將敵人的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擊穿,膛破肚,將擋路的一切絞成稀巴爛之後,又從T7o坦克燃燒起來,將蘇聯坦克手火化,裝進鋼鐵的骨灰盒裡。
華軍步兵環形防禦陣地中,炮兵團防空營所加強的47毫米高射機關炮也跟著開始怒吼起來,這些殘留的未被蘇軍炮火準備所炸燬的防空衛士們,平射的時候揮出無與倫比的威力,無數47毫米炮彈飛進蘇軍的散兵線中,將蘇軍士兵一片片炸得殘肢和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