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章 跨界攜手,拓界新途

第一百七十七章:跨界攜手,拓界新途

隨著研究的持續深入,基因療法專案步入了一個全新階段,但卡約德意識到,想要徹底攻克基因領域的諸多難題,僅靠醫學團隊自身的力量遠遠不夠,跨學科融合迫在眉睫。

一日午後,卡約德召集了核心成員,在會議室裡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他目光堅定地環顧眾人,率先開口:“夥伴們,我們如今站在了一個十字路口,基因療法後續發展遇到的瓶頸,涉及到生物資訊學、材料學甚至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我認為,是時候主動出擊,尋找外部合作了。”

漢斯撓了撓頭,有些疑惑地問:“博士,跨學科合作聽起來不錯,可具體該從哪兒入手呢?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壁壘那麼高,溝通協調怕是不易。”

卡約德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我近期關注到一些頂尖的材料學實驗室,他們研發的奈米級生物感測材料,或許能助力我們實現基因監測裝置的微型化、精準化。還有,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度學習演算法,若能應用到基因資料分析中,將大幅提升我們的研究效率。”

阿瑪拉眼睛一亮,興奮地接話:“博士,我聽說隔壁大學有個人工智慧實驗室,在醫療大資料處理方面頗有建樹。咱們要不要先去探探路,看看有沒有合作的可能?”

“正有此意。”卡約德點頭讚許,“阿瑪拉,你和漢斯安排一下,儘快去拜訪這個實驗室,帶上我們的初步合作方案,務必展現出我們的誠意。”

幾天後,阿瑪拉和漢斯滿懷期待地來到了隔壁大學的人工智慧實驗室。接待他們的是實驗室負責人李教授,一位在人工智慧醫療應用領域久負盛名的專家。

雙方寒暄落座後,漢斯迫不及待地介紹起基因療法專案的現狀以及面臨的資料分析困境,阿瑪拉則適時地展示了精心準備的合作方案。

李教授專注地聽完,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們的專案很有前景,我也認可跨學科合作的必要性。不過,要將人工智慧演算法無縫對接基因資料,還需要我們雙方的團隊深入磨合。首先得解決資料標準化和隱私保護的問題,這是合作的基礎。”

阿瑪拉連忙回應:“李教授,您提的這兩點確實關鍵。我們回去後會立刻組織團隊,按照通用的資料標準對現有資料進行整理,同時制定嚴格的隱私保護協議。您看,咱們是不是可以先安排一些互訪交流活動,讓雙方的研究人員增進了解?”

“這個主意不錯。”李教授贊同道,“知識共享、協同共進,才能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與此同時,另一路負責與材料學實驗室洽談的團隊也傳來好訊息。對方對聯合研發新型基因監測裝置表現出濃厚興趣,雙方初步擬定了合作框架,計劃共同攻克生物感測材料與人體相容性的難題。

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下,跨學科合作專案正式啟動。基因實驗室裡迎來了一批新面孔,人工智慧專家與材料學研究者們帶著各自的專業裝置與知識,迅速融入其中。

初期的磨合並不順利,不同背景的團隊時常因理念差異而產生爭執。一次聯合研討會上,基因團隊的研究員堅持傳統的樣本分析方法,與人工智慧團隊提出的演算法模型最佳化建議針鋒相對。

“你們的演算法太理想化了,根本不考慮基因樣本的複雜性和特殊性!”基因研究員漲紅了臉。

“但如果不借助演算法突破效率瓶頸,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大規模的基因監測預警?”人工智慧專家也毫不退讓。

卡約德趕忙站出來調解:“大家都冷靜一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患者的健康福祉。爭論解決不了問題,不如我們結合雙方的優勢,重新設計一個既考慮基因樣本特性又融入高效演算法的方案。”

在卡約德的引導下,雙方逐漸放下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