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重重挑戰與變革,全球金融科技創新聯盟(GFtIA)在林羽的帶領下,愈發堅定了以金融科技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的決心,力求讓金融服務的陽光普照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林羽將目光聚焦到非洲大陸,那裡有眾多人口尚未被傳統金融體系充分覆蓋。他與非洲當地的金融科技創業者雅各布·阿庫福(Jacob Akufo)攜手合作。雅各布在非洲本土擁有豐富的市場資源和對當地民眾金融需求的深刻理解。他們共同發起了“非洲普惠金融點亮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聯盟利用移動支付技術和大資料風控模型,為非洲的小商販、農民和低收入群體提供小額信貸服務。例如,在肯亞的一個小村莊,當地的農民們以往因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記錄,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來購買種子和農具。聯盟推出的“移動信貸快車”服務,透過對農民們的手機交易資料和農業生產資訊進行分析,為超過 5000 名農民提供了小額貸款,平均貸款額度為 300 美元。這些農民利用貸款改善了生產條件,使得當季農作物產量平均提高了 25%,收入得到顯著增長。
同時,聯盟關注到拉美地區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面臨的金融困境。林羽與巴西的金融專家卡洛斯·桑托斯(carlos Santos)共同策劃了“拉美貿易金融助力方案”。該方案藉助區塊鏈技術構建了一個跨境貿易金融平臺,解決了中小企業在跨境貿易中融資難、結算慢的問題。一家墨西哥的中小企業,透過這個平臺獲得了 80 萬美元的貿易融資,成功將其特色手工藝品出口到歐洲市場,企業規模在一年內擴大了 60%,並帶動了當地近 200 人就業。
在社會責任擔當方面,聯盟積極投身於全球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聯盟邀請了國際知名金融教育家米歇爾·克拉克(michelle clark)來主導這一專案。米歇爾開發了一套多語言、互動式的金融知識線上課程,涵蓋了基礎金融概念、理財規劃、風險防範等內容。
在印度,聯盟與當地的公益組織合作,開展了“金融知識下鄉”活動。透過志願者們的線下培訓和線上課程推廣,在一年內讓超過 10 萬名農村居民接受了金融知識教育。其中,一位名叫拉吉(Raj)的村民,在學習了金融知識後,開始合理規劃家庭收支,利用小額儲蓄參與當地的社群發展基金,不僅改善了家庭經濟狀況,還為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了力量。
在應對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引發的經濟危機時,聯盟再次發揮了關鍵作用。當疫情席捲全球,許多小微企業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聯盟迅速推出了“抗疫金融救援包”。這個救援包包括低息貸款、貸款展期、手續費減免等措施。在義大利,一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餐飲企業,透過聯盟的救援包獲得了 5 萬歐元的低息貸款和 6 個月的貸款展期,得以維持運營,保住了 20 多名員工的工作崗位。
此外,聯盟還致力於推動金融科技在環保公益領域的應用。林羽與歐洲環保組織的負責人伊莎貝拉·羅西(Isabella Rossi)合作,開發了基於金融科技的碳減排激勵平臺。企業和個人在平臺上記錄自己的碳減排行動,如使用清潔能源、減少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等,平臺根據減排量給予相應的金融獎勵或優惠。在丹麥,有超過 500 家企業和
名個人參與了這個平臺,在一年內共減少了 8000 噸二氧化碳排放,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環保產業的發展。
展望未來,聯盟將持續深化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完善全球金融知識普及教育體系,不斷探索金融科技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中的創新應用,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履行社會責任,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全球金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