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空軍引以為傲的j-11系列戰鬥機來說。
j-11是su-27sk的軍隊代號,j-11a是在國內生產組裝的型號,j-11b是在a型基礎上做了重大改進、提高了國產化率的型號。在1996年的臺海危機中,正是這種在三年前引進的戰鬥機沒有能夠形成戰鬥力,甚至因為複雜的指揮控制系統制約了空軍的作戰效率,使得大陸錯過瞭解決臺海問題的最佳時機。一年後、美國開始向臺灣交付一百五十架f-16a/b型戰鬥機,兩年後、臺灣當局從法國購買的六十架&ldo;幻影2000&rdo;全部部署到位,大陸空軍好不容易取得的空中優勢蕩然無存!
形成戰鬥力只是時間問題,長遠來看,對自研專案的影響更加巨大。
仍然拿j-11系列戰鬥機來說。
引進su-27sk之前,空軍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專案:一是根據現實需要,j-8的大規模改進專案,結果就是被稱為&ldo;空中美男子&rdo;的j-82型戰鬥機;二是先進輕型戰鬥機,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j-10;三是應對戰略威脅、當時被稱為重型截擊機的j-9。
su-27sk的到來,直接導致j-9難產,並且下馬。
雖然j-10在幾經修改之後終於在二十一世紀初定型,得到空軍與海軍青睞,但是引進su-27sk的影響仍然非常突出,僅變更動力系統就使設計工作延長好幾年,沒能依照計劃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投產。
不管現實中僅在圖紙上存在的j-9在真正造出來之後比不比得上su-27sk,也不管&ldo;幼獅&rdo;版j-10有沒有裝備al-31f的j-10那麼先進,有一點可以肯定,su-27sk的到來使好不容易產生造血能力的中事航天工業回到幾十年前,用錢買來的先進技術不但消滅了有前途的自研專案,也消滅了兩代航空人。
當時就有人指出,如果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引進su-27sk的惡果將在二十年後集中體現出來。到時候要麼花巨資從俄羅斯購買su-27sk的替代品,要麼接受空中力量再次全面落後於潛在對手的殘酷現實。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