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8頁

計,讓美軍能夠在較慢的戰鬥節奏中繼續連結較為明顯的優勢,但是從根本上講,美軍已經喪失了絕對優勢,而且在短期內不大可能取得絕對優勢,不得不與中隊打一場相對原始的地面戰爭。毫無疑問,這正是美軍指揮官一直在避免出現的情況。

別說像六十年前那樣,就算依照二十一年前的海灣戰爭的模式與中隊交戰,美軍的勝算都不是很大。原因很簡單,中國不是伊拉克,臺灣也不是科威特,自然環境的巨大差別與文化因素產生的影響,足以抵消美軍的技術優勢。

陳必時需要的,就是這麼一個結果。

只是誰也不能否認,要想將陳必時爭取的優勢發揮出來&rdo;必需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發揮本土優勢。

在臺島上作戰,即便不考慮臺灣海峽造成的影響,也無法發揮本土優勢。

別的不說,至少絕大部分臺灣人並不認同大陸為了國家統一發動的戰爭。比如在高層制訂的撤退計劃中包括了大約三分之一的臺灣人,而實際上願意撤回大陸的臺灣人只有不到五十萬,不到估計數量的十五分之一。

陳必時沒有去過臺灣,可是他非常清楚島上的情況。

作為一個務實的軍事家,陳必時非常清楚,果真像宣傳的那樣,臺島人民張燈結彩的迎接大陸軍隊,燃放鞭炮慶祝統一的話,這場戰爭早就結束了。實際情況是,超過半數的臺灣人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非常冷漠,不支援任何一方。

隨著美日聯軍在北方戰場上取得重大勝利,戰場局勢出現轉折,臺島民眾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轉變。雖然盤踞在臺島南部的力量並沒擴大徵兵範圍,但是越來越多的臺灣人主動參軍服役。除了戰爭對經濟造成破壞,產生了更多的失業人口之外,也與臺灣民眾對待這場戰爭的觀點有很大的關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