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鋼琴老師家出來,發覺孩子對鋼琴的興趣很大。張美辰咬了咬牙,買了個二手鋼琴,由此引出調琴師盲女鄭燕子。這個地方跟原劇本稍有不同,卻是更恰當的引出劇情。
在拍這些劇情的時候,白路是場中主角,每一個鏡頭都要出現,在這個過程中,他心裡忽然想起嚴大年。
在決定給小糖、小德、趙靈兒加戲的時候,還不知道嚴大年是誰。後來嚴大年想從他那裡走後門,讓家裡一個低智商孩子能被他照顧著學些什麼東西……
而現在,白路演的就是嚴大年的那個親戚,那個低智商孩子。
在演這些鏡頭的時候,他在想要不要這麼巧,編劇想出這樣一個故事,沒多久就讓我在真實世界裡遇到真人真事?難怪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今天的戲拍的很成功,孩子們第一次上鏡,表現還不錯。
到了晚上,結束今天的拍攝任務,收拾好東西,李森找白路說話:“要不要改結局?”
《美好世界》的結局是,除去女主張美辰,另三個主角全部死掉。
這個結局,在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會覺得震撼,也會覺得有點兒慘,實在太出乎意料。影片的基調是快樂,雖然劇裡的張美辰在努力養家養兒子,雖然鄭燕子什麼都看不到,雖然白路是個傻子,雖然王某墩總是遍體鱗傷的迎接下一次失敗,這四個角色,任一個的基調其實都是悲。可這些悲都在努力表現著快樂。
劇本里那些艱難、不幸是背景,影片裡多的是歡樂,從一開始就有,直到影片即將結束。
包括新加入劇情,張美辰帶傻子兒子到處找老師的辛苦經歷,在拍攝時也是以快樂為目的。比如小德用腳彈琴那段,在吉他老師看過白路的表現、跟張美辰說話時,白路會脫去鞋子,也用腳彈吉他,結果是摔在地上,換來笑聲。
四個各有不幸的人,在影片裡努力給觀眾帶來歡樂。
只是結局很慘。
可這是早已定好的事情,白路不明白李森為什麼提起改結局的話題,問道:“為什麼?”
李森回話:“你不覺得劇裡的張美辰太慘了麼?”
這是一個從來沒有人想過的問題,包括白路包括那群編劇。可若是站在張美辰的角度體會一下那種人生……
白路忽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看著李森不說話。
李森繼續說:“我總要讀本子,總要想故事,總要捋情節,看過越多遍,就越覺得對劇中的張美辰不公平。”
劇中的張美辰是個人老珠黃的過氣老明星,為了養家,去美容去整形,努力保持一張青春臉孔。不論新聞怎麼報道,不論別人怎麼非議,她都要當沒聽見。還要努力應酬,尋找下一次賺錢機會。
可說到底,她曾經是一個大明星,曾經有保鏢,曾經有團隊,曾經風光過,曾經很有自己的驕傲。
人活一輩子,誰不想一直驕傲下去?張美辰想,可是不能,投入全部心血養兒子,養一個傻兒子。可養著養著,總算苦盡甘來,要去美國拍大片了,事業煥發第二春;兒子能學進去鋼琴了,給了點希望;她也是準備接受曾經的保鏢的愛情了……
忽然間,愛她的人死了,她愛的兒子也死了,甚至給孩子教琴的盲人老師也死了,留下一個年過半百的她,只有她一個。
生命是在開玩笑麼?
李森說:“我現在覺得這個本子太沉了,沉的我都有些不舒服,你想想張美辰會怎麼樣?”
白路問:“張美辰怎樣?”
李森說:“除了拍攝的時候,已經很久沒看到她笑了。”
白路想了下這幾天的情況,包括他剛回來,張美辰恭喜他獲得奧斯卡提名,也只是平靜說下,臉上的笑容是擠出來的。
問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