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章 普洱茶橫空出世

摘此樹葉子做茶,去油腥利肝肺明目醒腦,堪稱神奇。”

沈騰抬眼望去,這株喬木高高矗立山頂,虯枝亂展,宛若惡龍。因為已是冬季,樹上葉子已不多。

老人命人採摘了幾片高處的葉子,葉子肥厚多汁,筋道清晰,整片葉子呈碧綠顏色。聞之,竟然有絲絲樟木香氣撲鼻。

不遠處,果然有幾株高大樟樹相伴。

“老爺子,您剛才說此地為勐海?”

“也叫勐鄉,亦稱勐幫。聽說過?不至於啊。”

“嘿嘿,何止是聽說過!”沈騰一指那棵樹,“此樹是否為勐海最大的一棵茶樹?”

“正是!”

“此地可有名字?”

老人也不知道,便叫來當地土著,告之曰:“賀松。”

“賀松?”沈騰喃喃自語,“賀松?怎麼這樣熟悉呢?”

苦思冥想好久,沈騰終於記了起來,後世勐海縣誌記載賀松山上一株有1700多年的野生“茶樹王”,被當地村民奉為神樹,也不知道是不是這一株。

假如是的,那麼,後世的勐海縣誌就要改一改了,哪裡是1700多年,2000年都不止啊。

既然想起這個事情,其他很多關聯資訊便油然而生,蜂擁而來。沈騰不由得興奮起來,看來,老子在“酒王”之外,還得另外增加一個帽子了——茶王!

三國首富,絕對妥妥地,沒跑了!

沈騰已經基本確定,此地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勐海茶鄉所在地,是世界唯一的普洱茶產地!

史載勐海種茶,源於濮人(布朗族),後,傣人將其發揚光大。而勐海茶厚度好、鮮味足的特點,被稱之為勐海味。皆因勐海普洱茶生長在瀾滄江兩岸的原始森林中,終年溼潤、雲霧瀰漫、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所產的普洱茶品種為大葉種,芽葉又大又嫩,白毫特多,內含的化學成分特別豐富,製出的茶葉香高味濃。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即茶樹往往與樟腦樹混雜同居,故而茶中往往伴有樟木香味,品質尤其髙絕,其他地方皆無。

後世,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勐海一帶,素有“世界茶樹王之鄉”、“世界茶王之鄉”、“普洱茶聖地”、“中國茶都”、“茶鄉夢海”的美譽,更是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和滇緬通關的重要驛站。

製作勐海普洱茶的鮮葉需經殺青、揉捻、曬乾而成曬青茶,用曬青茶蒸壓後,可製成各種形狀的緊壓茶,經長期貯存陳化為自然陳化勐海普洱茶。勐海普洱茶具有陳香的特徵,其香氣明顯高於中、小葉種,這些成分多數為形成茶葉陳香及甜醇滋味的重要因素。

,!

陳年老勐海普洱茶,可產生令人著迷的棗香、荷香、參香和樟香。

勐海之所以越陳越香,只因勐海普洱茶曬青茶自然陳化和經漚堆後發酵製成後,有一個緩慢的酯化後熟過程,逐步形成特有的陳香風格,陳香隨酯化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存放時間越長的勐海普洱茶,其陳香風格越濃厚,質量也更好。

後世的中國,茶馬古道基本上都在西南,並且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這“普洱茶”而誕生的。

據史書記載,普洱茶“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清”。其最繁盛之時,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所云:“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六大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蠻撒。周八百里,人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可謂大錢矣”。

也就是說,在三國的這個時代,後世的所謂“普洱茶”,還根本沒有出現呢。

素來喜歡歷史的沈騰卻覺得,關於普洱茶的很多資料,都帶有想當然的成分,盡信書不如不讀書。

比如史書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