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分手在即,大耳垂輪

都這麼說了,大家還有什麼話說!

大家感覺沈騰一定有他的苦衷。

其實不說,大家也知道。沈騰的來歷諱莫如深,益州沒有姓沈的這一族,所以,他必然是外來的。

曹魏那邊的?

不像。

孫吳那邊的?

也不像。

南邊來的?

更不像。

這種四不像,更加重了大家的疑惑。沈騰自己也說不明白的事情,你叫別人怎麼理解?

不得已,大家只要裝聾作啞。

但內心對於騰哥兒的尊重,卻絲毫不減弱。

魏三魏四魏五哭得淚人似的,不願意就此離開南中,與騰哥兒分手。也只有在這一刻,大家才恍然發現,這三位“爺”竟然還有柔情的一面。

今天的魏氏三姝外型尤其出彩——三人全部剪了短髮,和沈騰的髮型一樣。而在這個時代,在漢人的社會里,有一個專有名詞,叫“髡頭”,屬於刑法的一種。

因為在儒家體系裡,篤定“身體髮膚,源自父母,不可毀損”,所以,古人長髮長鬚,尤其是成年禮之後的男人,必須蓄髮須,若一個男人短髮無須,則一定會被人瞧不起。

古代的刑法,基本就是衝著人的精神信仰和身體肢體去的,剪去頭髮,便是從精神信仰上打擊你。其他的,鞭打、殘肢、梟首等,則直接奔著人的肉體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沈騰此時的髮型,便是典型的“髡頭”。

在於沈騰而言,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在南中,卻無意中得到諸多蠻族人的喜愛,因為南中天熱,這裡的蠻族人都是短髮,絕少有蓄長髮者,生活實在不便嘛,可以理解。

沈騰的髡頭髮型,也不知道觸動了魏氏三姝心裡哪一根弦,就在大家分手的前夜,三位爺自作主張地彼此親自下手,將那一頭秀髮都給剪了,誰知道卻成就了另外一番驚豔的風景來。

其實,此時的魏氏三姐妹都尚未成年,但人家老魏家的血脈好,三人生得高挑,更相容貌秀麗,大氣俊朗,並不是那種小家碧玉的乖巧模樣,短髮、大漢紅黑戎裝、將軍披風在背,腳踏牛皮戰靴,軍刀懸在腰間……完全一副巾幗不讓鬚眉的英武氣概。

因此,三人一出場便成為整個場面上最為亮麗的風景線,就連沈騰這個來自後世的人,也不免多看了幾眼,嘖嘖稱奇。

後世人時常掛在嘴巴上的所謂“漢唐雄風”,並不在於女兒的妝容如何,胸露幾許,而在於這個時代男人也好,女子也罷,刻畫在骨子裡的那種囂張跋扈桀驁不馴的英武氣質。

尤其漢時,“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種張揚霸氣的氣質,是後世人根本就沒法想象的。後世人將其掛在嘴邊,不過是過過嘴癮罷了。而沈騰到了這個時代,魏氏三姝在南中的一切,這種感受,就尤其深刻。

特別在且蘭古城期間,大家看似表面風光無限,其實時刻都命懸一線,如走鋼絲。大家只不過圖的是一個死中求活罷了。說沒後悔,說無後怕,不過都是自欺欺人。

人家劉胄也好,吳彥祖也罷,哪一個也不是傻子,就等著上你的當吃你的癟。只不過當時的資訊傳播過於落後,而魏延的“金蟬脫殼”這個事情還真是隱瞞得夠深,除了當事的幾人之外,更無一人知曉,無論劉胄吳彥祖等人如何打探,都難以窺見真實。

所以,他們在且蘭城內才得以順利脫身,來到平夷城。

而在那些刀口舔血的日子裡,這三位女子的表現,竟然比沈騰這個“魏氏子”還要出彩。

有些成功,屬於本能,屬於運氣,而有些成功,則真的是實打實地付出犧牲,才換來的。

魏三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