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意外的收穫

看看你繪製的地理圖冊麼?”沈騰小心翼翼地問道。

“公子您這是什麼話!畫了,便是給人看的,只是可惜這多年,我老驢子就沒有遇見一個識貨的人!這兩日吧,我也在想,何必呢?咱這多年,何必呢,不如一把火燒了算球!乾乾淨淨,才是人生。”

沈騰被嚇了一跳,這傢伙若真是一把火將半生所繪製的圖冊給焚燒殆盡,這損失,可太大了。作為後世人,他太清楚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價值了,尤其是在戰爭方面,以及政治方面。

在後世,將地理上升到“地緣政治”的,任何時候講出來,都是一件十分吸睛的事情。關於地緣政治的節目,在網路上最受人矚目最惹人喜愛。

事實便是如此,

地緣,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內容,但第一核心要素,便是地理位置、地形走勢。而地理位置又有諸多因素組成,包括但不限於經緯度、大的版塊區間,簡單直白點說,經緯度決定其氣候物產,版塊區間決定其在本版塊內的價值,以及版塊與版塊之間的價值。

反觀漢末三國紛爭不休,若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講,就非常簡單了,漢末群雄割據,源於中央政府弱了,對地方的管控出現了真空,所以,大家都在地方上打起了小九九,割據勢力便是如此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說來說去,大家爭搶的不過就是地盤和人口。而地盤最有價值的,便是黃河流域,因為當時的黃河流域才是農業生產最發達的地區,人口集中,物產豐富,一旦佔有,就等於擁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好的糧食產地。

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鬥,便是因此而來。

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奉天子以令不臣”,無論是“挾”也好,還是“奉”也罷,都是政治上的事情,但真正讓他能夠玩這個政治遊戲的根基,還是他佔據了重要的產糧地。

若沒有這個,他即便把天子捧在手心,也註定難以長久。

天子即便在別人手中,只要曹操佔據黃河中下游人口集中區和產糧區,這天子也必然要乖乖地來到他這裡。

當曹操完成了中原區域的佔領之後,另外一個產糧區便映入眼簾——關中。

當初的“天府之國”名號,指的是關中,而非蜀中。而關中更是漢家江山的大本營,所以,這裡必須要拿下。

拿下關中,不僅有政治上的意義,更有現實價值——人多,糧多。

但此時的關中被隴西豪族所佔據,視為禁臠。

於是,中原勢力與隴西勢力在關中的爭奪戰,就此打響。

到這時候,馬騰韓遂等關中隴西豪族,即便想不反,也不得不反,

當黃河一線最好的資源全部被佔領之後,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出發,接下來,黃淮流域首當其衝。

而黃淮流域之後,便是長江流域。

這便是為什麼中原地區打生打死,荊州劉表卻怡然自得,孫氏產業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和契機。他們也就是抓住了這個時間視窗期,得以或發展,或安穩。

赤壁之戰,曹操的敗北,從而導致是事實上的三國鼎立格局,這便是長江在這個時代巨大的地緣戰略價值所爆發的威力表現。

從地緣上講,曹氏與孫氏相持,一者在襄陽,一者在合肥,一者在揚州。

中原政權征伐南方,從大的地緣上講,不外乎東中西三條大的路徑,西路為關中到巴蜀,然後沿長江東下南下。中線為襄陽向東向南,過漢水,入江漢平原,沃野千里。東線為合肥一帶,過長江,入江南膏腴之地。

地緣政治,地緣在先,為母,政治在後,為子。

二者相輔相成。

在三國這個時代,地緣政治這個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