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勢微,李嚴不敢正面硬槓,便搞了一些小伎倆——讓人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已經設定了高階官署職位來誘降他云云……
李嚴說這句話也並非完全是空穴來風,因為此時他的好基友孟達正在曹魏那邊混得如魚得水,而李嚴和孟達之間的聯絡,一直都未中斷,眉來眼去,曖昧異常——而這些,卻正是源於諸葛亮的親自授意。
諸葛亮的本意,李嚴作為釣魚者,孟達是魚,曹魏那邊很多人,都是魚。
而李嚴卻玩兒了這一出,直接把自己當做了魚,而孟達司馬懿卻成為了釣魚的翁。
你說諸葛亮氣不氣?
諸葛亮知其意,又如何?
和諸葛亮相比,李嚴雖然勢微,但李嚴卻在早已經將江州經營得鐵板一塊,人家背後站立的,可是益州整個土著勢力!
不得已,諸葛亮也只好捏著鼻子認了,他親自上表遷李嚴為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總督江州防務,如此一番施為下來,益州幫既保住了永安軍政大權,也沒有丟掉江州地位,更白白得了一個驃騎將軍——李嚴這才施施然北上漢中。
建興九年(231)春,諸葛亮兵出祁山,李嚴負責督運糧草。
此時為夏秋之季,蜀中陰雨連綿,道路毀損嚴重,故而糧草運輸供應不上,李嚴寫信給諸葛亮,講明原因請他撤軍,諸葛亮不得已,只好退兵。
,!
事情發展到這裡,都算是正常行為。
但不出意外地,意外很快就要發生了。
李嚴再出么蛾子。
當他聽說諸葛亮北伐軍隊已撤退,卻故作驚訝,上奏後主,說"軍隊偽裝撤退,其實是用來引誘敵人好與其決戰。"
問題是,諸葛亮根本沒有與敵人“決戰”,而是真的直接撤退回了漢中。
這一事件讓劉禪大為不解,便召回諸葛亮,問相父這是幾個意思?不是說好的誘敵深入與其決戰的麼?怎麼變成了乾脆利落的大撤退?
劉禪雖然不懂軍事,但他又不傻——你們這是玩兒我?
諸葛亮也是大吃一驚,思前想後,仔細勘驗探究之下,才發現這是被李嚴等人給自己挖了坑。
諸葛亮便將李嚴的前後書信與表文原本手跡都遞上去,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無遺。李嚴辭窮理屈,只得認罪。
——很多人所知道的此次事件就是這樣。
但據高層透露出來的事情,卻遠不是這麼簡單。
因為諸葛亮迴轉成都之前,漢中至成都沿線,涉及到諸多軍事異常調動,並且大長秋李公公期間曾經出宮多日不還,諸葛亮迴轉路線一變再變,神秘莫測,故意繞開了軍隊異動頻繁的雒城附近……
最後,諸葛亮悄然抵達成都後,立即拿下李嚴。
諸葛亮上奏彈劾李嚴說:"自先帝崩後,平(李嚴)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謂平情在於榮利而已,不意平心顛倒乃爾。若事稽留,將致禍敗。"
其中:“然謂平情在於榮利而已,不意平心顛倒乃爾。若事稽留,將致禍敗”一句,尤為畫龍點睛,餘味無窮。
於是廢李嚴為民,流放梓潼郡。
李嚴就這樣淡出蜀漢的政治舞臺。
李嚴的故事,本該到此就結束的,但此時,關於李嚴的諸多傳聞,卻逐漸多了起來……
而最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