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養院大門口,原有豎了一塊個木牌子。
字小,與大門不配套,過路人看不見。
療養院的大門靜默地坐落於蓮西大橋的堍下,地理位置略顯偏低。
使得它平日裡並不顯眼,容易被行人忽略。
院大門一側連體圍牆高大的牆體100多米長連線而成。
淼東要求茅主席每一堵牆上寫兩個字,每個字約5米偏方魏體字。
院名共有13個字,用醒目的大紅油漆寫出。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用大紅油漆寫就的院名。
即便是在一公里外的西岑鎮上,也能一眼看到這個醒目的標識。
油漆寫字雖看似簡單,手寫成本低。
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
因為一旦寫錯,便難以更改,尤其是在這種粗糙的瓜子片毛圍牆上寫,更是難上加難。
對淼東提出的要求有難度儘管如此,茅主席並沒有因此而放棄。
他仔細地觀察了現場環境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他迅速地進行了準備工作,吩咐淼東立刻去採購所需的材料。
十桶鮮豔的大紅油漆、五把五寸羊毛刷和五把十寸羊毛刷。
同時,還需要兩位工作人員來協助完成這項工作。
在高手的指揮下,兩位工作人員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工作。
他們仔細地刷著每一筆每一劃,力求完美無瑕。
就這樣,在高手的巧妙指揮和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下,療養院的院名終於被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最終,在大門口豎起了一塊嶄新的天然廣告牌。
新魏體書寫著字型飽滿有力、端莊大氣的院名,就給人一種穩重而不失韻律的感覺。
100米長的圍牆上,清晰地院名,井然有序。
凡是目睹者,同時也對療養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塊圍牆廣告牌,成為療養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太陽將落山之時,一排豔麗如血的文字浮現於眼,奪目眩光,將福音注入每個療養院。
在這蒼茫天際之下,這些大字傳遞著溫馨的慰藉與生機。
透過它們的鏗鏘有力,簡短而有力,字字珠璣,為療養院帶來福音。
淼東首次參加局療休工作的例會,初次體驗,心潮澎湃。他首先到度假中心轉一轉。
中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場所。
這裡不僅是放鬆身心的場所,更是承載著工會為職工精心安排的療休養計劃的見證。
90年代初,工會為滿足職工的需求,為了安排職工的療休養計劃,工會特意設立的機構。
這個度假中心位於無錫太湖邊,是一個集自然美景與人文關懷於一體的地方。
每當提及這個地方,淼東都充滿了期待與嚮往。
當淼東抵達度假中心時,他發現這裡的環境優美寧靜,空氣清新宜人。
度假中心坐落在山間,遠眺可見煙波浩渺的太湖,一覽無餘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這裡按照準四星級標準建造的酒店式公寓,每一處細節都流露出高品質的追求。
在度假中心內,淼東雖然認識的人不多。
但他還是見到了熟悉的謝敏老師。
謝敏是他在紡機當工會主席時的老同事,她經常來廠工會聯絡職工的療休養事宜。看到謝敏,淼東感到格外親切。
在謝敏老師的帶領下,淼東參觀了度假中心的各個設施。
這裡有設施完備的健身房、游泳池、乒乓球室等娛樂設施,也有寧靜的圖書館和咖啡廳,俱樂部,網球場,客房乾溼分離,餐廳包廂,自助餐廳,卡拉0K房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