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就好,喝了水早些休息吧。」劉嬤嬤慈祥地笑了一下,端著蠟燭漸漸走遠。
林泓拉著被子,眼睛紅紅眨巴著看著跪坐在他對面的萬古川,心跳聲要把他淹沒了。
萬古川還側著頭看著門的方向,確認劉嬤嬤是否走遠。明晰的下頜線緊繃著,鼻樑高挺,睫毛濃長,眼窩很深沐浴在光影中,他的衣襟被自己扯得有些亂……
林泓心頭一動,起身貼近他懷裡,伸手輕輕抱住他的脖子。
萬古川回神,手攬住他後腰。
他們的前胸隔著被子,林泓的後背卻是一片裸露,手下的面板細膩光潔。
方才這麼一鬧,塗的藥估計都蹭沒了。
萬古川弓身,把臉埋進林泓的頸窩,收緊了手,長舒一口氣。
要命。
第123章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注1)
第二日,劉嬤嬤問起林泓的馬,林泓只道是在樹林裡走丟它自己又尋了回來。
劉嬤嬤笑著說萬物有靈。
直到飯點,林泓還是沒想出來該如何讓那位戰士回家,看著笑容和煦讓他們「多吃點」的劉嬤嬤,他心頭很不是滋味。
萬古川卻盯著桌上的菜若有所思。
「在想什麼?」林泓問他。
萬古川看了他一眼,伸手在那盤苦野菜的盤邊彈了一下,指甲撞在陶盤上「叮」得一聲脆響。
嗯?林泓盯著那苦野菜,這野菜每天都有,今日有何異處?
正想著,林泓靈光乍現,明白了萬古川的意思,「蓴鱸之思!」
古有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遂辭官返鄉。文人墨客多以「蓴鱸之思」表達思鄉之情。(注2)
這道苦野菜該是這裡的特色,對於吹笛人來說是家的味道。這麼說來有些心酸,但吃了家鄉菜算不算……回家了?
「嬤嬤,您兒子喜歡這野菜嗎?」林泓直接問了。
「自然是喜歡的。祈安他呀,小時候不吃,嫌苦,家裡窮,沒別的吃的,後來他餓極了,也開始吃了。」劉嬤嬤露出點慚愧的神色,「為人之母給不了他太多東西。反倒是他從小到大都很聽話,很會心疼人,小小的人兒,能做的都要搶著幫我做,大了就什麼都不需要我操心了。」
劉嬤嬤笑了笑,「日子苦了,這苦野菜也變得爽口起來。」
「祈安出征的時候,跟我說他要進大城,回來啊,給我帶好吃的。」劉嬤嬤露出笑容,「我一個老太婆還嘴饞盼什麼好吃的,我啊,現在就想著他能快些回家來。」
林泓聽得抿緊了薄唇,「會回來的。」話雖如此,但他知道不會了。
這是多少年前的故事了,周而復始地卡在這裡,就隔著一句話,生死不相見。
林泓不知道在現世,這位老母親縱然是滿頭白髮口齒不清了,是否也坐在門前望斷歸來的路……
在漫長等待中一遍又一遍讓自己重新相信——心愛的孩子尚在人世,哪怕他在別處落地生根、兒孫滿堂,忘了她這個垂垂暮年的母親,忘了還要回家來,也是好的。
林泓決定不告訴她祈安已故,多少有些盼頭,「嬤嬤,可以再做一份野菜嗎?」
「誒,多著呢!我這就做。」劉嬤嬤笑得開懷,轉身出去了。
林泓看著那盤野菜,這幾日他幾乎沒動它,他夾了一筷子放進嘴裡,苦味蔓延得舌頭髮麻,他皺了皺眉,自己當真是過慣了玉樹瓊枝作煙蘿的生活。(注3)
他餘光感覺萬古川在看他,也側目回望,「怎麼了?」
「無事。」萬古川道。
他們今日入夜就守候在了吹笛人出現的林間,那些瘋鬼不讓他們進林子,那今日就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