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多項微量元素缺乏,已經是缺鐵性貧血了……”
“骨齡也偏小,發育遲緩……”
“胃部有炎症,年紀這麼小胃就不好,得好好養著了,用藥的時候也要注意……”
“這幾個指標有點問題,不過影像檢查正常,應該也是……”
“他骨骺線沒閉合,問題不大……”
第二日一早,李曜三人陪白夢粱做了剩下的幾項檢查,吳院長叫了幾位專科醫生一起看了下各項檢查結果,溝通一番後,幾人帶著一句“一個月後來複查”的醫囑,和一大兜藥品補劑去往中醫門診見吳院長說的柴老。
中醫門診並不在醫院主體大樓上,而是在幾百米之外一處中式合院內,這一片屬於高階康復園區,單獨在邊上留了一套院子沒有圈在全區內,作為中醫門診。
“我小時候被送到明陽這邊,一來明陽的氣候相比起來更加適合休養,二來就是柴老在這邊。”
趙棨臨邊走邊介紹,“柴老出身中醫世家,他們柴家其實根基是在京市,但柴老幾十年前就脫離家族出來了,早年時和我家老爺子有些交情。”
“李伯之前也是請的柴老調理身體吧?”宋安同樣對這位名醫相當熟悉。
“沒錯,”李曜點頭,對白夢一梁笑道,“我爸那老頭,除了學問不高,哪哪都高。”
李曜父親李功成是白手起家創下這番事業的,早年菸酒不忌胡吃海喝,人到中年,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佔了個齊全。
然而白夢梁自然是聽不懂其中的意思,有些迷茫地眨了眨眼,實誠地想著好像之前見到的李叔叔的確挺高的,但又直覺似乎沒這麼簡單,李曜不像是在說什麼好話的樣子。
李曜沒多解釋,白夢粱記性好,等哪天瞭解到這些,自己聯絡起來才更有意思些。“大孝子”深藏功與名,話鋒一轉:“柴老來這也得有十來年了吧?”
趙棨臨點頭,“十一年,我六歲那年來的明陽,當時柴老還在東昌縣那邊行醫,後來頻頻被人找麻煩,恰好我家老爺子也想找他給我調理身體,就直接請他到這邊醫院坐診了,醫院能幫他擋掉各種麻煩,這個院子作為他的門診,園區裡頭還送了他一套宅子,也能保障他的安全。”
“他今年已經八十歲,不大出來看診了,精力基本都放在衣缽傳承之上了,這個門診主要是他的徒弟在坐診,柴老每週只出來坐診一天,但也很少親自上手,大都是指導徒弟們,叫他們多見識。”
幾人一路走著一路欣賞沿途的風景,小院青磚黛瓦,飛簷翹角,古樸典雅,院外種著一棵柿子樹,仔細一瞧上頭還掛了一樹小燈籠似的果子,只是還未到成熟的時候。
“喲,這是哪來的皮猴又惦記上我這樹上的果子了?”
一道聲音傳來,白夢粱轉頭,就見院子門口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笑眯眯地瞧著這邊。
老者一身深灰色唐裝,腰板挺直,頭髮也還未全白,要不是李曜他們幾個上半年才來給老爺子祝過整八十的大壽,只怕也很難相信面前人的年紀。
宋安聽見聲音,叫了一句柴爺爺,“偷柿子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您還記著呢?”
想起往事,李曜也樂了,那時候應該也就十歲左右吧,三人已經關係不錯了,當時趙棨臨每個月還要來柴老這裡看一次,那次李曜和宋安兩個人便跟著一起來了。
比起小時的趙棨臨的清冷內斂,李曜可要鬧騰得多,趙棨臨來來去去那麼多年,這棵柿子樹上那些個果子都沒少過一個,李曜來了,終於是遭了罪了。
人嫌狗厭的年紀,一眼沒看見便上了樹,一群大少爺只聽見別人說這柿子能吃,哪裡懂熟沒熟,摘了一兜子青皮兒的柿子就啃上了,又硬又澀的味道瞬間便教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