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先是驚愕,隨即熱血沸騰。
有的學子激動地握緊拳頭,眼神中滿是鬥志;有的學子則眼眶泛紅,被林焱的情懷深深打動。
“說得好!我等當以此為志,為國為民,方不枉此生。”
“對,林焱之言,振聾發聵,讓我等羞愧不已。”眾人的情緒被徹底點燃,紛紛響應。
寧遠侯世子此時也被林焱的氣勢所震懾,心中雖仍有不甘,但他微微低下頭,不敢再直視眾人的目光。
玄夫子面露欣慰之色,走上前,拍了拍林焱的肩膀:“林焱所言極是,我大玄書院學子,就當有此風骨。”
眾人紛紛點頭,這場詩文賞析大會,因林焱的豪言壯語,讓學子們更加堅定了求學的初心。
而林焱,也憑藉著自己的才學與情懷,所作詩文榮登詩文樓第三層,在大玄書院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張載名言,林焱所述“四當四為”後來被大玄書院刻石碑,作為書院訓誡文,矗立在大玄書院,以此警訓後來者。
在玄夫子的調解下,詩會繼續進行。學子們的熱情並未因這一段小插曲而減退,反而更加踴躍地展示自己的詩作,互相品評。
整個泮池邊,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眾人沉浸在詩文的世界裡,忘卻了方才的紛爭。
參加詩會的北漠學子們,原本帶著幾分豪邁與不羈,此刻卻如遭雷擊,臉上滿是震驚之色。
他們來自廣袤的北漠,那裡風沙漫天,戈壁和草場荒涼,生存艱難,卻始終懷揣著對知識的渴望,他們追求強大。
阿木爾,雙眼瞪大後恢復到眯眯眼形態, “這四句話,竟將治學的抱負與蒼生的責任,闡述得如此透徹”。
我等北漠學子,雖身處苦寒之地,不也正該如此,為天地間那浩然正氣,為北漠萬千百姓而奮鬥嗎?他身旁的幾位同窗,也不禁交頭接耳,讚歎之聲此起彼伏。
炎月帝國的學子們,目光閃爍不定。其中,那一向自恃才高的李逸風,原本嘴角掛著一絲淡淡的不屑,此刻卻微微皺眉,心中五味雜陳,
“這林焱,竟能說出這般大氣磅礴之語。我平日鑽研詩詞歌賦,只為博取名聲,相比之下,高低立見”
而那些平日裡與李逸風交好的學子,也都面面相覷,眼神中既有對林焱的欽佩,又夾雜著一絲不甘。
在場的大玄翰林們,表情各異。
白髮蒼蒼的張翰林,眼中滿是欣慰與仰慕,他輕撫鬍鬚,喃喃自語:“此子不凡啊,小小年紀,便有這般胸懷天下的志向。若能結交,日後定能助老夫一力。”
一旁的王翰林,眼中卻閃過一絲嫉妒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這小子風頭出盡,若他日後平步青雲,哪還有我等的立足之地?”
書院的先生們,也各有心思。那位一向嚴苛的陳先生,微微點頭,眼中露出一絲難得的讚賞:“林焱,平日裡不顯山露水,沒想到今日竟能有如此見解,看來我平日倒是小看他了。”
年輕的趙先生,心中則有些忐忑:“林焱之才,已遠超我許多,日後在書院,恐怕我等先生之位,都要被他比下去了。”
詩會現場,人群之中,還隱藏著各方勢力的暗探。這些暗探,或扮作普通學子,或裝作侍從下人,此刻都如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行動起來。
一位身著灰衣的暗探,眼神銳利,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林焱身上,悄然溜出詩會場地。
他一路疾行,來到一處偏僻的小巷,從懷中掏出一隻信鴿,迅速將寫有林焱詩會言行和話語的紙條綁在信鴿腿上,然後放飛信鴿。信鴿振翅高飛,向著遠方的勢力據點飛去。
另一位打扮成學子的女暗探,也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將訊息傳遞給了接頭之人。那接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