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真是太巧合了。」吳幹事高興道,「我們的經歷太像了,我是66年下鄉的,也和這邊的同志結婚了。」
66年下鄉,年紀大概15到18歲左右現在69年,那吳幹事應該18到21之間,不過看吳幹事長得偏於成熟型,看上去有二十七八了。
於笑:「那還真是有緣。我是去年下鄉的,吳幹事下鄉好幾年了,有回過來家嗎?」
吳幹事嘆氣:「還沒回過,我倒是想回去看看,無奈沒有時間。不過於幹事你結婚倒是早。」去年才下鄉就結婚了,這速度在知青裡算快了。雖然有些知青和當地人結婚了,但很多知青還抱著回城的渴望一直沒有結婚,也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社長:「國家釋出下鄉政策,把你們這些人才送到鄉下搞農村建設,也是有意義的,不然我們這哪能收到像吳幹事和於幹事這樣的人才。」
這話聽的於笑都不好意思了,她可從來不是人才,原主不是,她也不是。「您過獎了,每個老百姓都是國家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才。」
三個人邊說邊騎,他們去的是白沙灣生產大隊。
白沙灣生產大隊是吳幹事下鄉的生產大隊,66年,吳幹事下鄉到白沙灣生產大隊,68年,於幹事嫁給了白沙灣生產大隊的村民,所以他們這次下鄉的地方,也等於是吳幹事家了。
之所以來白沙灣生產大隊,也是有選擇性的,雖然以公社的名義,收購蔬菜這件事,不管去哪個生產大隊,這件事都能完成的很好。但是去有熟人的地方,能談的更快。說白了,也是咱們國家的人就是有這個習慣。
到了白沙灣生產大隊,吳幹事道:「社長、於幹事,你們去我家坐一會兒,我去叫大隊長。」
社長和於笑都沒有意見。
吳幹事帶著社長和於笑先去了自己家,吳幹事家裡沒有人,院子是難得的磚房,看上去敞亮又乾淨。而且,這個磚房還挺新的,應該是近兩年剛建的。
吳幹事開了門,請社長和於笑在堂屋坐了一會兒,她自己去了地裡頭。
約莫過了幾分鐘,吳幹事帶著兩個四五十歲的漢子回來了。「社長、於幹事,這是我們公社的大隊長、這是我公爹,關於這次收購蔬菜的事情,我已經跟他們講了。」
大隊長激動的伸出手:「社長好,於幹事好。」社長和大隊長自然是認識的,大隊長會去公社開會,怎麼可能不認識社長?可就算認識,對大隊長來說,社長來他們大隊,也是,國營飯店的幹事比社長還要難見,社長倒還好,也只是鎮上的。但國營飯店的一半都是縣城裡的,城區裡的,在大隊長心中,那就是城裡人和他們鄉下泥腿子的區別了。要知道城裡人可會看不起他們鄉下人了。
所以,大隊長還有些緊張。
吳幹事的公爹章老頭也跟著道:「社長好、於幹事好。」他也沒有一般鄉下人見領導的緊張,看上去倒是挺沉得住的。這一看就知道,這恐怕也不是普通的鄉下人。
社長、於笑:「你們好。」
社長:「詳細的事情吳幹事已經和你們說了,關於國營飯店以公社的名義收購蔬菜的事情,你們要是願意的話,下個禮拜一開始,蔬菜直接送到國營飯店,關於錢的話是一個月一結,到時候錢直接和國營飯店對接,不過結帳的時候,吳幹事會在。」
大隊長:「這件事我們願意,但是之後怎麼送菜,每天送多少菜,我們得心裡有個底,這樣我也能團結村民一起收菜。」
社長:「這件事我們已經有了章程,後天你來公社開會,到時候結合其他的生產大隊,我們來討論一下關於蔬菜量的多少。」
大隊長沒有任何問題:「那行,後天上午我會準時到的,謝謝社長為我們大隊謀取福利,也謝謝於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