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西洋諸國正是透過這一方式,集以社會賢散資本,用以各項事業……”
在朱宜鋒解釋著債券與股票的時候,諸人的腦海中所想的卻是史書上歷朝歷代財力窘迫時的作法,無外是不斷透過賣官鬻爵或者強徵強取要求老百姓捐輸,報效。捐輸和報效是看起來是自願的,本來是無償的,當然,朝廷願意以官職或榮譽或功名做酬謝,給予捐輸和報效者以報答,那也是常見的。但是,朝廷不會想到向老百姓借錢。而現在,大都督的話卻讓他們有些疑惑。
“大都督,這當真是向百姓借錢?西洋諸國當真向百姓借錢?”
駱秉章的態度益發的懷疑,對於早就習慣將百姓視為牛馬的他來說,督府向百姓借錢,這委實超過他的想象,雖說過去於地方任上時,向地方富紳借過錢,可那只是地方官府的私下行為。
“是借錢,而且以後一定償還……不,不是以後,而是隨借隨還!”
肯定的點點頭,朱宜鋒道出了他的想法,
“本督準備效仿西洋,發行債券,以兩湖、廣東鹽稅作為擔保!向民間借款五千萬兩!約定20年還清,以年利5厘計息,遇閏不加增。前10年還息不還本,後10年本息並還,本還則息減。前十年內,每月以鹽稅專款還息一次……”
在經歷了之前的財政危機之後,朱宜鋒便一直在思索著如何解決財政問題,儘管殖民興業、廣興貿易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但是想實現這八個字卻需要資本,資本從那裡來?
儘管早在第一次財政危機時,他就曾考慮過債券,但那時對於債券他並不瞭解,可是現在,透過向外國人的瞭解以及結合歷史上發行債券的方法,朱宜鋒想到了一個簡單的辦法——擔保!
這個時代的歐美各國對內發行債券時,往往都以國家信用作為擔保。可這恰恰是中國所欠缺的——數千年來,在這個視百姓為牛羊任意取之的朝廷,失信於民又豈只一次,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麼信用。可若是有所擔保,卻就會不同。
對於兩湖而言,現在最值錢的是什麼?
就是鹽稅!
在大人說話的時候,張亮基也好、駱秉章也罷、李子淵、林治平無不是認真的聽著他的每一句話,他們都要仔細地聽進去,認真地去琢磨。畢竟現在大都督欲要辦的這樁事也不尋常,如今又說出這樣一番不尋常的話來,究竟是可行還是不可行?
“大都督,以鹽稅作為擔保亦無不可,三省二十年之鹽稅,又豈止萬萬兩,若是加以細算,倒無不可,畢竟這縱是民間相借亦有質物,而今時大都督則以未來三省之鹽稅作為質物,想來紳民亦不會反對。只是這每月還息,又如何償還?”
黃會玖有些疑惑的問道。
“憑債券下方之息票!每張債券下印240張息票,前十年還息,後十年本息並還,每張息票上具印以需還數額……”
雖說這看似極為公平,可只有朱宜鋒才知道,這實際上是埋了一個坑——按他的想法,每票100兩者印50萬張,計股銀5000萬兩。年息五厘,一年也就是還5兩銀子的利息,而年息5兩銀子分配到12個月中,每月也就是0。416兩,這意味著將來官府可以用銅元償還股票利息!那怕只付一半銅元,對於官府而言,還息壓力都是可以接受,無非就是加大銅元的供給,僅此而已。其效用差不多就想當於後世開啟印鈔機的行為。
當然有些事情只能做,卻不能去說。就像現在,他絕不能夠把用銅元還款的想法說出來。
“至於債息的償還,本督的想法是由官銀號負責債券的發行、以及債息的償還。”(未完待續。)
第230章 決定(求月票,求訂閱)
(從早晨六點一直停電至今,剛剛來電,今天只有一更了,下週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