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話 那種感覺你不懂

們一切沒問題,再有兩三天他也該到了,邵軍帶了一個司機,高速公路或者國道,邵軍也能開,兩個人換班不耽誤時間。所有物資邵軍都有準備,從福州出發,可以說要用的東西車上應有盡有。

張春來的腦袋要想很多事,無形當中和李立明他們的交流的事情就落在我的身上。這對我來說是個機會,畢竟蘇老鬼的人比我們要‘市面’得多。

一路上我和李立明說的話很多,張春來也正需要我這樣。李磊和孫旭還在勐海,一點動靜都沒有,張春來已經數次生出讓他們撤的想法,是我叫他別急,李磊和孫旭的盯梢可以收一收,但不能離開勐海。感覺趙叔叔和黎院長,都有很多事情沒和我們說,從上海開始,直到這裡,這些當年的同學都是一線聯絡,這裡面是不是也有問題,以現在的腦袋,真想不明白。

巖雙走在前面帶路很是賣力,幾乎同齡,讓他和我們相處少了很多拘束,時不時停下休息,樣子高興的很。

“當時和刀瑪一起出來玩的孩子們都多大呀?這樣的路也敢走?”我不解的問道。

,!

“不是這條路”巖雙氣喘吁吁說道:“他們是沿河向下,在下游的分水口再向東,咱們的路是抄近道”。

“前面還有水路嘛?”李立明問道。

巖雙說前面很遠都要沿著河邊走,水不用再下。李立明乾脆脫了鞋襪,放在一邊晾曬,躺下就不起來。ok,明哥現在就開始拖時間了,必須配合。光腳進到河水當中,用背心做網,在水中兜魚。丁曉東也很入戲,在旁邊的矮叢檢視,滿滿的認真,當中很多都能叫出名字。就連本地人巖雙,都被他折服,他只知道土話叫法,很多蕨類都不知道學名。

在水中忙活半天,只收獲一條半透明的小魚,拿給張春來。他說很像赤鱗魚,被我一頓嘲諷,赤鱗魚是山東的特產,你當我沒吃過是不。

巖雙高興地大喊,這魚也可好吃了。走上岸邊,把礦泉水瓶收集起來,剪開上半部,回扣上瓶口,就是個簡易的魚捂子。讓巖雙歎為觀止,這辦法從來沒用過,放點食物碎渣,用鞋帶穿上,找了幾處回水灣下進去。

坐等的時間裡,和巖雙聊天。丁曉東說這山中物產不錯,有幾種是藥材,你們傣家人裡,就沒有采藥人嗎!

“採藥人有,這邊的情況不是說過嗎!很複雜,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沒人到這邊來採藥”巖雙說道。

光腳走上山坡,拿望遠鏡看西南那邊的山峰斷崖,深綠的山峰像是用刀從中間切開一樣。斷開的崖壁上還能清晰的看到山體中層次分明的岩層,山頂鬱鬱蔥蔥。斷裂帶的層次顏色多樣,地圖冊上說的沒錯,這裡地質結構完全,屬提斯特喜馬拉雅山脈地貌,植被茂密,物種繁多。對於物種的收錄工作,至今都沒有完成,因為有的物種本身稀少,這般複雜的條件下,人類發現它們的機率很低。更有甚者,已經記錄在案的滅絕物種,又偶然出現,回到人們面前。這不是胡說,我記得在網頁上看到過,九十年代有一次科考,對當地的蝴蝶種類收錄工作當中,就意外發現了幾種新品種。

大自然,就這麼神奇。

丁曉東對遠處的幾株大樹更感興趣,高阿丁楓、穗花杉,可是珍貴樹種,好不容易來一次,必須留個影。

巖雙眼睛瞪得老大,大家如此聊天,他根本聽不懂。

“不是”巖雙驚歎道:“你們不是學醫的嗎?這些也是醫學上的東西?”。

被巖雙問得語塞,我和丁曉東一時不知道怎麼往下編。

李立明坐起來,哈哈大笑。“中醫呀!小雙兄弟,你忘了中醫了嘛!對於祖國傳統醫學,我們這些學醫的怎麼能不通呢!對於哪裡的藥產,藥性如何,課堂上涉及到的知識還是默記於心的”。

巖雙的表情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