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永生冰魄

點營養都沒有,土洞雖然深,但是按照地表來說,只在地下十幾米深度,怎麼可能是史前人類遺址。除非這裡的山勢地形數千年沒變樣,人類在這數千年裡沒有踏足。

“恩”李立明說道:“只是一個自然條件形成的土洞群,是山體隆起造成的,沒什麼了,我們去下面,下面是一個大型石室群,到時候大家多多小心,蘇老說那裡有點怪”。

大家起身準備進入那個圖紙上標註大洞。我還是盯著丁曉東的燈,酒爵燈的火苗很小,只比螢火蟲稍大一點,不過這火苗的樣子很奇怪,顏色照剛才有些輕微的變化。

旁邊是一個很大的土洞口,周圍沒有動過土的痕跡,涼風從裡面吹來,風速並不快。吹來的空氣似乎有溼度,在燈光前形成霧狀,能見度很低。一行人進入了土洞,慢坡向下走了幾十米,洞壁開始出現一些碎石快,再向前幾步,四周就是整齊的曾方形的石通道。

沒錯了。資料上寫得清楚,的確是普通的青石灰岩,這種四方規整的通道,明顯是人工開鑿。滑行到一半,基本可以確定,這樣的形制,可以確定差不多是採石場。資料上的東西,不要全信。之前來過的人,是怎麼判定這裡不是採石場的!

,!

張春來開始了他的叮叮噹噹亂敲。

石通道很短,只能用石通道來形容,因為這根本不是墓道。好像是開採石料留下的空洞,但這一點從身後的土洞來判斷,又不太可能,打到土層的採石場,如果工程沒結束,必須回填才對。每隔一小段都會慢慢變窄,這就更不對了,沒理由從裡面向外打,越往內部,應該越寬才對。

石通道盡頭,出現很大開闊的空間,燈光所及之處很多根大石柱,只能暫時定為石室。李立明道:“像這樣石室還有幾個,也就都是我們重點要找的地方”。

“別急”張春來道:“先看看四周,有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也好”李立明說道:“仔細觀察一下,任何可疑的事物都不要放過”。

通道下方里地面有十幾米高度,只能放繩索下去。幾根大柱子也是不規整的圓柱體,沒有打磨修繕的跡象。圓柱體中間略細,身邊通道的出口顏色均勻,可見青石灰岩的密度硬度很高,比進來的方形通道質地要好。

我說道:“這裡不像是墓葬,墓葬裡怎麼會有這麼不像樣的石柱,這不就是壓變形的柱子嗎!”。

丁曉東說道:“蘇老也說這裡不像墓葬,他們當年都說是‘幽靈塚’,我看也有點像是古代開採石料的地方”。

落地沿著左側開始走,這時候才抬起頭向上觀望。說是石室,但不見一點石室該有的樣制,四周和上下方,都不規整。上方的頂部在燈光中依稀可見,一道道鋒利的石碴垂下來樣子特別嚇人。在西北角,還有一處不太規則的大坑,一邊還有階梯,這樣的形制,很容易讓人誤認為是向下的去路。底下卻空空如也,太乾淨了,底部的地面和四壁一樣,雖比較平整,但是卻沒有那種經過打磨的樣子,有的地方錯開的切口相差一掌寬,與上方的石茬基本一樣。

走到下面空地中央,四周的高度讓人感到很壓抑。從這個像水池的地方來看,如此大的範圍,很像古籍裡經常提到的,屯糧地。

不知不覺之間,我們的隊形散開,李立明把我們叫回來,不住地提醒大家,資料上提到的時常有人在這裡昏厥,現在還不知道什麼原因。

下來之前曾認真記住簡圖,上面畫的很明確,這個水池樣的地方,是有記錄的,同時資料上也提出過,估計是蓄水池。但我看不像,至少不像是用過的蓄水池,十幾米高的四周石壁上,沒有一絲水線。而且牆壁和腳下,沒發現一點修繕過的痕跡。青石灰岩,並不像理石那樣質地細膩,直接接觸,水會透過青石灰岩。

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