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話 蓮花頂九五

燈光打到身後的牆上,先前的判斷八角格局基本正確,只是在墓室後部牆邊的暗門間隔有所拉大,照幅度來看,應該是略呈拉長的八角形。回頭跳到圍壇上,丁曉東又打出四盞蠟燭,照亮中間的區域,加上礦燈,中間的土壤當中,還有另外五個棺槨也只漏出一端。

看到的沒錯,的確是一端,走到近前發現立在土裡的一面是槨板上蓋,難怪大小讓人覺得不對。這具大槨整體立在土中,被挖開一個大坑,一覽無餘的槨板上漆十分細緻,灰褐中帶有一絲硃紅,顏色十分鮮豔,說明上漆的厚度,足有數十層。隱隱的花紋是車馬船隻,這個取意有點讓人費解,四方星正神本駕在上方,這顏色傾向於女棺,沒有鳳凰等神鳥圖騰,可能是因為那具鳥骨。

此時從上方觀察,上端略呈橢圓形狀,外槨外形這樣設計,恐怕也有用意。

“沒幹完?”李立明疑惑道。

棺槨旁邊的土坑,深度一米不到,堆砌的土方也能看出來,好像被挖開了很久。正對槨板上方的土坑,標準的探溝形式。除了能見到外漏的六具棺槨,丁曉東還在周圍的土裡找到三具,只是被一層薄土蓋著,連同一起共九具。土溝被挖出,可深度不足以開啟蓋子。

這就讓人起疑,挖開了土堆,卻沒有完成開棺!燈光也不自覺向圍壇外掃去,四周的暗室是否繼續檢視一下?是擺在眾人面前的首要問題。

“馬蹄上有絲帶”邵軍貼在上面觀察。馬上提醒邵軍,千萬別這麼近。

棺槨這東西說是葬具,也可能是殺人機器,因為體積過大,很多巧設的機關可以安置其中,讓人防不勝防。這是挖到一半停止,很多事難以預料。

馬蹄上有絲帶,在以往並不常見。是唐宋時期盛行祆教文化產物沒錯,可這又有些不對,祆教徒信奉裸葬,根本不會用棺槨。這裡又要詳細說到人,信奉祆教的中土人,不會按照這外來教義的束縛,他們會用本土的喪葬習俗。而那時期所稱的波斯人,紅頭髮是他們的標誌,他們可是會使用裸葬的。唐宋時期盛行,細說起來卻沒這麼簡單,更早的時候,祆教已經傳入中土,發展需要時間,也需要環境。

丁曉東是沒有廢話,工兵鏟上下翻飛。這時候再看工兵鏟,神器也!

“等等等等”打斷丁曉東一下,這麼挖不行,蓋板前方要留下一點土別動,防止倒下來,右邊的探溝還要往外偏出去一點,等一下底部臥深十公分。

“這就是擰根?”李立明問道。

點頭告訴他是的。擰根是利用重力來強行破拆的方法,一個人只要時間足夠,也可以開幾噸重的棺槨。“拆底總比抬蓋子強”我道。

邵軍跳下去幫他,一邊問我為什麼要偏出去一點,直來直去不好嗎!告訴他等一下就知道了。

照我說的,兩人就快接近尾聲。我跳進去簡單修飾一下留出的積土。

楠楠在漢白玉蓮花圍壇上說道:“這是蓮花頂九五葬制”。

古代風水之術的玄妙,在於千變萬化,無論山勢水形,都有合情合理的解釋。點金青囊,都有詳細記載,山無常勢水無常形,風水上沒有萬年吉地,可葬尸位確有,金穴寶眼的葬尸位,只有一點。這蓮花頂九五的說法也沒有違背,人死‘登天’,特別是身份尊貴的人登天更要顯示‘身份’。一穴一點,只有一個是正主,與其它伴葬的規格要高出許多。順著楠楠的話去找,其它8個棺槨的確不如土坑邊的這個,上漆就沒有它華貴,大小也不在一個級別。

使用伴葬,就是用族群之力助主人‘登天’以示尊崇。

這伴葬就是大有來歷的說法,它不同於陪葬與合葬。每種都有自己獨立的說法,伴葬可是隻在一個時期出現過。

所謂伴葬,就是主人生前‘四伴’。

四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