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生產線,為軍隊直接提供彈藥,從而降低了海運壓力。比如,當時在聖地亞哥的燃燒彈生產線所需要的原料幾乎都沒有從帝國本土運送,汽油是來自波斯,鋼鐵來自歐洲與巴西,硫磺與硝石是本地產的,其他需要的一些特種原料都是從附近的同盟國採購的。
為了給彈藥生產線提供原料,還在前線建立了大量的工廠。比如,用於生產硫酸與硝酸的化工廠,還有生產炸藥的工廠,製造炸彈彈體的工廠等等。這些工廠後來都被轉交給了所在國,這實際上就是幫這些國家打下了工業基礎。其中很多工廠到現在還在繼續運作,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工廠是當年唐帝國為了擊敗最後一個敵人而建立的,就連建造這些工廠的唐帝國工人,以及在這裡工作過的工人都難以想到,數十年後,當初用來毀滅敵人的工廠竟然成為了當地發展的經濟動力與工業基礎,這也許是戰爭帶來的一點好處吧。
基地的建設在當時沒有放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可是卻對戰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最重大的影響。比如,在唐帝國將巴拿馬劃為了海軍基地之後,巴拿馬運河就掌握在了唐帝國的控制之中。在金斯敦與聖地亞哥成為了海軍基地之後,牙買加與古巴就成為了唐帝國的附庸國,而且使唐帝國控制了整個加勒比海地區。戰後,大部分的軍事基地都被拆毀,或者是遺棄,或者是轉交給了當地政府改為民用,保留下來的都是大型軍事基地,特別是海軍基地。而且唐帝國在戰後還先後與這些軍事基地的所在國簽訂了租借條約。比如戰爭結束後不久,新成立的古巴政府就以每年一元的象徵性價格將當時用來臨時關押戰俘的關塔那摩軍事基地無限期的租借給了唐帝國,而聖地亞哥的租期也長達20年。當時古巴政府向唐帝國出租軍事基地的主要目的是要利用唐帝國的駐軍來穩定國內局勢,同時保證國家的安全,另外數萬駐軍給當地帶來的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畢竟軍人都要吃飯,穿衣,而且這些基本上都在本地採購。
其他很多國家在戰後為了保證國內的穩定,並且保證國家的安全,都採取了相同的辦法。比如牙買加就將金斯敦租借給唐帝國50年,每年的租金也不過就10萬元而已。而駐紮在金斯敦唐帝**人每年能夠給當地帶來2000萬到數十億不等的經濟收入,再加上後來軍屬隨軍的政策出臺後,金斯敦簡直就成為了帝**人的頭號海外旅遊與度假勝地。
透過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網路化的軍事基地,這也成為了帝國全球擴張的基本保證。可以說,建立海外軍事基地是唐帝國與軍事基地所在國共同利益的表現,可是誰也不會想到,正是唐帝國的再次全球擴張,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數百個軍事基地,最終導致唐帝國在戰後連續捲入了數次大規模區域性戰爭,從而使唐帝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後勤保障中,還有很重要的一件工作,那就是人員培訓,特別是航空部隊的人員培訓,既包括飛行員,又包括地勤人員。
在羅雲衝組建北美洲戰區司令部的時候,帝國航空兵中的轟炸機飛行員的數量是相當緊缺的。按照規定,完成了50次作戰任務的轟炸機飛行員都可以選擇退役,並且領取退役補償金。當時,有至少一半的飛行員選擇了退役,結果導致在羅雲衝需要擴大戰略轟炸機部隊的規模時,卻找不到足夠數量的飛行員!
無奈之下,帝國海陸兩軍都只能用高薪反聘已經退役的飛行員重新服役,而治本的方式還是擴大飛行員的訓練機構,培養更多的飛行員。當時主要的培訓工作是由陸航負責的,可是戰略打擊部隊仍然在海軍的編制之內,而且該部隊肯定會參加對美戰略轟炸,所以海軍的人員壓力也不小,特別是在羅雲衝去陸航的時候帶走了大批的飛行員之後,海軍更需要抓緊時間培訓飛行員。
因為航空兵遲早要獨立成為空軍,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