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可以說,這是帝國海軍航母發展史的真實寫照,同時也證明了帝國海軍在發展戰艦方面的實用主義特點。從最初立項,到第一批服役,期間整整經歷了六年半的時間,幾乎貫穿了整個戰爭時期。
在戰爭爆發之後不久,當時的帝國海軍司令還是薩季亭元帥,在認識到航母的巨大戰鬥力之後,帝國海軍在21年底的時候就提出了要求發展一種超過所有對手的航母。而當時“湖”級航母的研製工作實際上才剛剛開始不久,為了能夠加快航母的研製與建造速度,海軍在這個時候就為確定了“島”級航母的研製專案。而這僅僅只是立項,正式的研製工作卻並沒有立即展開。
隨後,帝國海軍換了兩任司令官,在聶人鳳上臺之後,海軍又需要首先處理體制改革,以及編制改革的問題,還要處理姜邦國遺留下來的很多難題,“湖”級航母的研製進展也相當順利,而且當時全世界範圍之內,恐怕也就只有美國正在研製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能與其匹敵,所以聶人鳳在當時沒有注意到已經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島”級航母的研製計劃。當時,這個計劃甚至連一個正式的名稱都沒有呢。
直到25年初,隨著“湖”級航母大規模服役,建造工作全面展開之後,甘永興在處理海軍25年的造艦計劃的時候,才發現了這個被擱置的專案,接著就讓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正式啟動了這個專案。而當時,“湖”級航母的效能是得到了承認的,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必要製造新的航母,只需要保證建造更多的“湖”級航母就行了。因此,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在啟動了這一專案之後,也只是委託幾個造船廠進行基礎研究,而沒有給出新航母的效能需求資料。當時,參與這個專案的四個造船廠也都在忙著建造更多的“湖”級航母,也不是很重視這個專案,而且很多參與研製的工程師都認為,海軍需要的實際上就只是一種比“湖”級更大,能夠攜帶更多戰機,航空作戰能力更強的航母,因此按照“湖”級設計,進行同比例放大就行了。顯然,這個研製方向是絕對錯誤的。
隨著美國參戰,太平洋戰場上的血戰開始,“湖”級航母在戰鬥中也迅速的暴露出了很多缺陷與不足,特別是在25年到26之間,連續損失了數艘航母,同時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進攻陷入了僵局的時候,發展更新,更好的航母才真正得到了重視。也就是在26年的時候,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提出了具體的效能要求,“島”級航母的研製工作才正式展開。
參加競標的四家船廠都錯誤的理解了海軍的要求,仍然認為只需要同比例放大,讓航母多搭載幾十架飛機就行了,可當時海軍要的絕不是放大版的“湖”級航母,而是一種全新的航母。結果,反而是在戰爭期間升成了甲級造船廠的高雄船廠提出的方案最為符合海軍的要求。這就是“島”級航母的第一個設計方案,仍然採用直通甲板,滿載排水量提高到了48000噸,載機數量仍然只有120架,全面提高了航母的水下防護能力,並且採用了裝甲飛行甲板與裝甲主甲板,採用封閉式艦首,並且在機庫四周設定隔板,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半封閉式機庫。也就是說,這是為了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種設計方案,而其航空作戰能力實際上並無實質上的提高。
最符合,並不表示就一定會被採用。實際上,海軍對高雄船廠的方案也不滿意。結果,三個月後,海軍送出了第二份招標書,其中明確提到,必須要借鑑實戰中的經驗教訓,在全面提高了航母的生存能力的同時,必須要全面提高航母的航空作戰能力,而且允許船廠採用新技術與新設計,成本控制也放寬了不少。
這份招標書最終確定了“島”級航母的基本特點,而之前表現優秀的高雄造船廠因為缺乏足夠的工程師,而設計航母絕不是設計作戰飛機那麼簡單的事情,沒有強大的工程師隊伍,就不可能設計